目的:探讨甲钴胺与泼尼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例,分别静滴甲钴胺与泼尼松,疗程6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Lasegue征角度及放射性疼痛、麻木症状改善率。
结果:在治疗后2d、4d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3d观察组Lasegue征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神经痛改善率分别为87.4%、86.9%(P0.05),下肢麻木改善率分别为84.9%、76.8%(P0.01)。
结论:甲钴胺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体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甲钴胺;泼尼松
R
B
—()09-03-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与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为主的保守治疗,可快速消除腰神经根炎症水肿、减轻病痛,但反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敏感患者易引起胃出血、肾上腺皮质萎缩等并发症,停药后易反跳,且中老年患者常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不宜使用。甲钴胺具有促进神经髓鞘形成、神经再生及激活作用,本文中我们将其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并与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相比较,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年1月一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例,男95例,女69例,年龄41—67岁,平均53.2岁。对照组例,男92例,女72例,年龄39~66岁,平均5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腰椎间盘发病节段、椎管占位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入选标准:有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病史;经CT或MRI检查有L4~5,或L5~S1间隙椎间盘突出,且突出面积小于椎管横截面25%;病程在1年以内。排除标准:腰椎管狭窄;腰椎管滑脱;多平面的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器质性病变;相关药物过敏者。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钴胺注射液0.5mg置于生理盐水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泼尼松80mg置于生理盐水mL,静脉滴注,每日2次,2d后泼尼松剂量减为40mg,每日2次,静滴2d后剂量减为20mg,每日1次,继用2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d,治疗期间卧床休息,治疗结束后随访1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h、2d、4d、6d、13d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采用VAS法评价下肢放射性痛,患者体征采用角度记录Lasegue征。治疗结束后观察下肢放射性疼痛与麻木的改善程度,分为显著改善、改善、轻微改善、无变化、加重5个等级。改善率=(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组内重复资料进行球形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治疗后2d、4d观察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3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asegue征角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Lasegue征角度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后6h、2d、4d、6dLasegue征角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3d观察组Lasegue征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神经痛改善率分别为87.4%、86.9%(P0.05),下肢麻木改善率分别为84.9%、76.8%(P0.01),见表3。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系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所致,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械压迫因素、化学刺激因素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1]。该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腹部或大腿前内侧痛、间歇性跛行、患肢麻木或发凉,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生活[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各种康复治疗、微创及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期、病情、体质选择不同的方法[3]。病期较短的非严重患者,首选康复治疗为主的保守疗法。临床上短期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较普遍,但如前所述,激素起效虽较快,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良反应较多,寻找更安全的替代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临床课题。
甲钴胺即甲基化的维生素B12。是人体中活性维生素B12的主要存在形式,可以高浓度转运入神经元及细胞器,促进核酸、蛋白质及磷脂的合成,从而促进髓鞘形成,诱导轴突再生及突触传递的恢复[4]。此外,甲钴胺还可直接作用于神经轴索膜,阻断疼痛刺激的传导,发挥镇痛的作用。甲钴胺已用于多种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如神经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腰腿痛等,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5-7]。有研究将穴位注射甲钴胺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6.67%[8]。在肌注及口服甲钴胺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周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率达76%[9]。这些研究均显示出甲钴胺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在本组资料中,甲钴与胺泼尼松分别静滴治疗6d,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asegue征角度显著升高,泼尼松组在治疗2d、4d的VAS评分优于甲钴胺组,但在停药1周后VAS评分明显低于甲钴胺组,两组患者Lasegue征角度在治疗期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停药1周后甲钴胺组显著优于泼尼松组,甲钴胺组与泼尼松组治疗结束后放射性神经痛改善率均超过85%,麻木改善率分别为84.9%、76.8%(P0.01)。表明此二药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均有较好的疗效,泼尼松起效较快,疗效较好,但治疗结束后甲钴胺疗效维持时间长,泼尼松则较易反弹,这与泼尼松强大的抗炎作用有关,但甲钴胺特有的营养、修复神经及镇痛作用,使其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麻木症状优势明显,总体疗效维持时间较长。由于受门诊疗程及随访时间所限,两种药物的中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朱美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进展.江西医药,,45(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_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高鼎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法综述.中国当代医药,,16(13):20一22.
周增学.甲钴胺的临床应用.河北医药。,2(5):-.
彭颜晖,郭念昆,李涌涛,等.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6(5):-.
王记选.应用甲钴胺治疗腓总神经牵拉压迫伤临床观察.中医正骨。。17(9):34.
MauroGI,MartoranaU,CataldoP,eta1.Vita?minB12inlowbackpain:arandomised,double-bIindplacebocontrolledstudy.EurRevMedPharmacolsci。,4(3):53—58.
?潘海根,刘霞,袁浩明.穴位注射甲钴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中国针灸,,23(4):.
尹志文,刘澍.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学,,6(12):86-87.
?????
??来源:国现代医生?
作者:黄章松黄杨勇浙江医院,浙江诸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