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5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的现状令人堪忧

5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最小的也已经步入了63周岁,按劳动规定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不能参与工作了。

农村50后出生的人,马上都70岁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呢?都攒够养老的钱了吗?他们的每日生活如何?我们说的是真正的农村,而非拆迁过后,分到拆迁补偿款的城中村,毕竟这个群体房子有几套,手里还有村里每年发的钱。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农村生活,没有住上楼房的农村老人。

50年代老人的收入状况

作为农村的农民,自然是没有养老金的,而给儿子娶完媳妇,大部分已经倾其所有了,可以说他们也没攒下多少养老的钱。如今收入就是家里的几亩地,有的喂几只羊生活,或者村里有点活的话,去做个零工赚点零花钱。

60多岁运气好的可以找到看门的活,或者打扫卫生的活。这些还得你看着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毕竟万一你有急病,出点事的话,哪个厂子都承担不起,属于超龄用工。

当然也有去当小工的,去厂里和工地干一些体力活的,大家在农村的话应该也知道,有的还有给儿子娶媳妇欠下的债得还,不干咋还呢?

这样的工作的话,每个月还能有个左右的收入,另外农村现在的养老金现在是元/月。

也就是说你如果不去工作的话,仅仅是地里种庄稼的收入、是根本养不活老两口的,按5亩地来算,按现在的1.2元一斤玉米计算,1亩地的收入超不过元,还得风调雨顺,一年不过来块钱。

古人说的养儿防老就是这样的道理,但现在的情况是儿子们还欠着贷款,还有小孩需要上学,想要让他们来负担老人,孩子们也真的不太能拿得出来。

50年代老人的身体状况

都是年轻时候出过力的,身体大部分或多或少的都有了毛病,腰椎间盘突出,肺不好,胃疼,腿疼、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是大部分老人都存在的情况。

除非是难受的太厉害了才去看病,医院看,自己随便买的吃点药什么的扛着。很多人就小病拖成了大病,很多人说农村人没有保健养生的意识,真是何不食肉糜,没钱啊,谁不知道把自己养护好,但都得钱,医院一两千没了,农村不但老人没钱,儿女们也都是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谁愿意拖累儿女,而且说实话现在的儿媳妇贤惠吗?老人病了花点钱的话,儿子当然愿意,但现在的儿媳妇回去能唠叨死儿子,甚至有的就开始攀兄弟姐妹,为什么他们不管?

总归是,农村老人,小病扛一扛也就好了,大病往往发现了就已经迟的没法治了,也没几天好活了,吃点好的算了,医院白糟蹋那钱呢?

50年代老人的饮食

农村的老人本身就是勤劳节俭的一代,经历过贫穷的日子,也受过苦。对于现在的日子来说很满足,能吃上白面,经常能吃上肉,用老人们的话说,现在的日子是在天上活。他们就是这样的可爱,这样的善良,从来不去攀比。

我是山西人,以山西来举例,说说老人们的生活吧。

早晨:小米稀饭,馒头(烙饼、烧饼)、冬天:咸菜、土豆、胡萝卜夏天的菜(凉拌黄瓜,茴子白等)

中午:山西的面食种类比较多(擦尖、面条、揪片等)面食,炒个豆角、茄子啥的,里面放点炒好的肉。

晚餐:基本和早餐一样,中午就把晚上的菜剩下了。

偶尔会买点饼干、馒头片,牛奶等零食,水果也是啥便宜了买点啥,老人们心里寻思,何必那么贵吃那,等便宜了再说。其实便宜了他们也舍不得。

至于新鲜蔬菜,老人们哪里舍得吃,觉得那是造孽。鸡、鱼、扣碗等平时是不吃的,老人们觉得吃那,就是病人或者快死的人才能吃的东西。自己好好的人,吃那干啥,日子不是那样过的。

他们的生活费用,其实也就是一个月块钱不到,甚至有的家庭开个灯都觉得费电,空调什么的儿女给安上也舍不得用,电费太贵了,即使儿女给花钱,也觉得太浪费。一天十几二十块钱,那不是咱老百姓用的。

至于衣服什么的,大部分都是儿女给买点,自己是能将就就将就,有个穿的就行了。

其实50后的老人,特别的淳朴,他们没有任何的保障,家里没病人,还能简单的度日,万一生个病什么的,他们心里想的是要么赶紧治好,总不能不治。要么赶紧死了,省的拖累儿女,这就是真正的农村老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chx.com/bzzs/1684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