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腰不好、腿不好,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检拍片子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了,需不需要治疗?平时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护我们的腰椎间盘?近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新生做客国内知名健康类电视节目《约见名医》,和观众聊一聊“椎间盘”的话题。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齐新生(左)在演播室
“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腰痛的经历。我在门诊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因为腰痛,怀疑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齐新生主任表示,其实真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他的主要症状可不止腰痛这么简单。
什么是“椎间盘”
人体的脊柱有三种结构,一是椎骨,二是韧带,第三就是椎间盘。椎骨总共33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椎间盘在哪里呢?顾名思义,椎间盘就是连接两块椎骨之间的一块“盘”(图中两块椎骨中间发亮的部分就是椎间盘)。
椎间盘主要由三种结构组成: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有四大作用:
1、连接上下两块椎骨
2、稳定脊柱
3、缓冲震荡
4、增加活动范围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发生病变的椎间盘
查出“腰椎间盘突出”,
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有很多人在体检或因为其他疾病进行CT检查时,经常会看到报告上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结果,搞得非常紧张。齐新生主任提醒,“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是两码事!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并没有出现相应的症状,那么大可不必太紧张。
齐主任表示,腰椎间盘中的髓核,主要成分是水。新生儿的髓核中90%以上都是水分;而老年人的髓核中,水分占的比例就很低了,都不到70%。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水分的丢失、体重的增加,以及不可避免地从事一些剧烈活动,都会造成髓核的老化和间盘的退变,进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所以“腰椎间盘突出”很多时候是一个生理现象,在CT和核磁检查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并不说明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它可能还没有进展成一种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病,需要治疗。但如果已经腰椎间盘突出了,那就要开始保护好自己的腰椎,再往下发展可能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了。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表现?
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仅会出现腰痛,还会同时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的麻木、放射痛,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相应的神经根造成的。
案例
51岁男性,是一个货车司机。一日,他跑了4个小时的车,回来以后搬了两箱苹果上三楼,在苹果放下的时候,他的腰突然感到疼痛,直不起来了。追问病史,发现他曾有三年左右的腰痛反复发作的病史。观察他走路的姿势,发现他走路有点“瘸”,腰椎是侧弯的,不像正常人那么直。体格检查时,他的腰椎旁有固定性的压痛,右下肢的后侧,臀部处也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时,至60度以内即出现放射痛。
“这是一个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了腰痛、下肢根性放射痛、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旁有压痛及叩痛等。”齐主任提醒,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一旦病史长了,神经压迫的时间长了,很可能还会出现肌肉的无力。如果马尾神经受到压迫,可能产生急性的大小便功能障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
哪些方法可以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不适?
“腰椎间盘突实际上是一个慢性进程的疾病,它的治疗不外乎两种方法,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齐新生主任表示,处于不同时期的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病情不太严重的时候大多采用保守治疗。
一是卧床。如果是急性发作期,首先推荐的是卧床休息,睡在硬板床上,坚持3个星期。要求“绝对卧床”,就是任何活动都在床上完成。因为在平卧位的时候,椎间盘的压力是最低的,而在弯腰提物的时候压力是最高的。3周以后可以佩戴腰围下地活动,3个月以内尽量不要弯腰。
二是药物。服用消炎镇痛的药、活血消肿的药,有神经症状时可以配合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除此之外不推荐其他药物。
三是物理治疗。推拿、按摩、牵引、针灸等物理治疗,都是一些可以减轻腰部的肌肉张力,减轻椎间盘之间的压力,缓解不适感的方法。
四是功能锻炼。慢性期患者要加强一些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可以缓解腰痛症状或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机率。
医院骨科护士吴凡演示腰背肌锻炼方法“五点支撑”和“小燕飞”
但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重,对工作、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出现马尾神经症状,影响大小便功能;或者症状严重且反复发作,那这时,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齐主任强调,很多患者一听到手术就非常害怕,其实大可不必。现在的手术方式和多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根据病情的需要,手术方式也很多,有介入手术、微创手术,最后才考虑开放手术。
久站久坐不可取,弯腰提重害处多。
积极锻炼腰背肌,运动健身忌过度。
坚持睡卧硬板床,生活管理要加强。
均衡饮食足营养,脊柱健康有保障。
文末送上齐新生主任总结的几句要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椎间盘~
专家简介
齐新生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骨科
出诊时间
周一全天、周四上午
原医院骨科副主任,医院骨科主任、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江苏省骨科学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学组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学会理事。
擅长:颈椎前后路手术,如颈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融合内固定术、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术,颈枕融合术;腰椎手术,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椎体间融合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脊柱肿瘤切除功能重建术,骨质疏松症椎体成形术等;髋、膝、肩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关节置换术等。
-END-
主管部门/医院品牌宣传部
文字/倪秋勤
视频/《约见名医》
编辑/倪秋勤
审核/唐晓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往期精彩
春天来了,收好这份花粉过敏防治手册
2.36米的巨人鲍喜顺带您揭秘泰康拜博“种牙现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