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读腰椎间盘突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您了解多少?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下腰痛和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其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并产生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腰椎退变
椎间盘组织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构成。椎间盘的髓核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弹性胶状物质,它的作用除了使脊柱有类似关节活动的作用外,还可以缓冲脊柱在活动中产生的压力、震荡。由于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又因椎间盘纤维环仅有少量血液供应,营养依靠软骨终板渗透极为有限,因而极易退变。主要表现为髓核内部蛋白含量和含水量的降低,纤维环韧度降低。因为久坐、坐姿不正确、弯腰提取重物等原因,可导致退变的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压迫、刺激附近的脊神经根而产生腰腿疼痛的症状,即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损伤积累:体力劳动、久坐久蹲、驾驶、体育运动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发生的重要因素。
急性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关系密切。
易感人群1、年龄
超过75%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20~40岁的人群。2、性别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男性。这是由于男性在社会工作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比例大于女性,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会也多。3、职业与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关系十分密切,例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椎间盘内压力较高,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者因过度负荷更易造成椎间盘退变。近年来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明显下降,体育运动减少,腰背部肌肉、韧带强度下降,更易发生椎间盘脱出。4、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加之妊娠后体重增加,孕妇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5、遗传易感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在国内资料较少。6、腰骶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损伤。7、环境长期工作或居住于潮湿及寒冷环境中的人,也比较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提问者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会有什么症状?
专业解答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和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影响患者行走和腰部活动。重症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鞍区感觉异常。
医生如何诊断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腰椎ct或核磁共振)进行综合判断,在该过程中需要与存在腰腿痛表现的梨状肌综合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肿瘤、腰椎结核、腰肌劳损、马尾神经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对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包括药物、牵引、理疗、休息等。如果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行手术治疗。
专业解答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周期和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具体情况可咨询主治医师。
提问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治愈吗?
专业解答80%~9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恢复至正常人或治愈。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确切。
注意这里所说的治愈是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是指某种疾病的各种症状已经完全消失,疾病本身不会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或者通过相关治疗,疾病本身并没有痊愈,但是患者的生存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不需要再给予过度治疗。临床治愈和完全治愈存在一定的区别,完全治愈是指疾病已经完全恢复,虽然也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但是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临床治愈是患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则有可能导致疾病复发。预防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预防。1、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2、避免久坐、久站或保持一个姿势很久,应该及时起身放松一下身体,舒展一下身体,从而缓解腰背的不适。3、避免长期弯腰负重动作,学会正确的弯腰和搬动重物的技巧。搬动重物时,应下蹲,膝关节屈曲,将物体尽量靠近身体,并使腹肌维持紧张以保护腰部较弱的肌肉,防止其拉伤。4、睡硬板床。5、注意保暖,防止腰部受凉。6、适当锻炼增强腰背肌强度,如经常做一些腰背部锻炼操。饮食建议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少食多餐。
2、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3、多吃优质蛋白质。4、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等。本期专业指导
医院--刘迎春院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