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年龄的不同,以及发病早期、中期、后期的病量机制不则,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冶疗时所采取的手法侧重面也不尽相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奶行性变、腰部外伤或长期的腰部劳损等原因所引起。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腰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或伴有下肢麻木和感觉减退等。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发病年龄的不同,以及发病早期、中期、后期的病量机制不则,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冶疗时所采取的手法侧重面也不尽相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分析
症状为腰背痛、腿痛,疼痛反复发作,而后逐渐转成慢性持续性腰背腿痛;坐骨神经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部、脚底部,有时变换体位可以缓解疼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间歇性跛行;尾骨痛;颈腰综合征,出现全身疼痛;马尾综合征,出现会阴部麻木、便秘、小便失禁,严重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尿渚留和大便失禁;单或双下肢发冷;下肢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原则: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功能锻炼形式与内容:
床下锻炼:
(1)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
(2)蹲-站-挺胸活动。
(3)慢下蹲运动。
(4)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炼。
(5)如有脊柱侧弯身体靠墙直立,双手中指贴于裤缝,一侧中指沿裤缝下滑,脊柱逐渐侧屈至极限,再还原。脊柱向右侧弯者做脊柱左侧屈练习,脊柱左侧弯者做右侧屈练习。功能锻炼的度和量:3~5次/天。
中医疗法
给朋友们说说几个小方法,不花一分钱,就能起到大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中的“腰痛”病。《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骨者肾之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因此,应采用扶正祛邪、益肾蠲痹之大法,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借助药物来辅助治疗。
西药的副作用大,故在保守治疗中,膏药可以辅助治疗,其中中医药贴效果最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传承,萃取中药精华,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直达病灶,活血定痛,有效率高达九成,能活血化瘀、散寒除湿,用过的人都说症状明显减轻,特别严重的话可将膏贴贴在腰眼穴,委中穴等处,透皮消肿止痛,此外要注意进行适当运动,但也不可过度劳累,注意防寒保暖,切记不可受寒。
并配合以下穴位按摩疗法:
1.手背痛点,腰疼痛时在手背上寻找痛点,一般是在小拇指和无名指之间往上手背找一痛点,用力按压1---3分钟,会明显减轻疼痛。
2.殷门穴,下面这个穴位就是殷门穴,它是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位于大腿后侧正中间位置,专门治疗腰背疼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用敲打殷门穴的方法经过大量的实践效果显著,立竿见影。用小木槌等器物均可,轮换(两腿)敲打殷门穴各次,力度适中,当场疼痛明显改善,坚持敲打一个月左右,椎间盘突出症及慢性腰背疼基本治愈,症状消失。
在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1、患者腰部疼痛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2、患者经过3~6月正规系统保守治疗但是没有取得效果;
3、患者出现尿潴留等马尾神经损害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
4、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明显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
欢迎转载分享,帮助身边朋友解决病痛!更多颈肩腰腿痛知识,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