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突出,只有腰椎间盘突出。”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调侃自己的腰椎问题。事实上,由于长年伏案工作等原因,有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年纪轻轻就成了重度“腰突”患者。
你的腰还好吗?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生活中存在不少防治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腰痛就是腰突症?
未见得!
虽然大多腰突症患者会表现出腰痛症状,但腰痛绝不是其唯一症状。有的人除腰痛外,还伴随着单腿或双腿放射性疼痛,有的仅表现为腿疼,大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可能诱发疼痛加剧。还有的人可能出现小腿外侧、足背皮肤麻木,甚至会阴区麻木、大小便失控等症状。
那些没有腰痛症状的腰突症患者,极容易被耽误或者误诊。腰痛与腰突症二者不能等同,若出现相关症状,莫凭感觉自行诊断,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疗。
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念不同!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退变的常见表现,是一种影像学诊断,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有,提醒着大家要保护好腰椎;只有其严重到一定程度,出现下肢症状,如腰腿疼痛、麻木、无力时,才被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果确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必过分紧张,很多情况下保守治疗症状就能有效缓解。但若经久不愈、多次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应考虑手术治疗。
无论出现以上哪种病症,建议都要加强腰部功能锻炼,推荐小燕飞法、五点支撑法等。正确的锻炼方式不仅能有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还能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注意的是,如病症急性发作,不可强行锻炼,否则适得其反。
腰间盘突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
不然!
很多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事实上,该病症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中老年患者大多因腰椎自然退化而引起,往往还会合并其他腰椎疾病;年轻患者大多因久坐等习惯所致。
如果把人在站立时,腰椎间盘的受力当成%,那么挺胸坐着时,腰椎承受的重量就是%,而保持过度前倾的姿势坐着,比如趴着写字、伏案工作等,腰椎受力将达到%。这就导致很多上班族、学生族早“突”问题出现。
不同姿势腰部受力表(单位:千克)图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