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蓁宝在小区玩时遇到一位朋友,跟她聊了会儿天。
她讲了自己家公公的事,听得我既震惊又生气,也让我再次认识到,原来苏大强这种父亲,并不只存在于电视剧中,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
我暂且称她为小蕾吧。
小蕾的公公因为腿疼最近在这个城市看病,小蕾老公陪着做检查,医院跑下来,做了N次核磁共振、N次CT,把全身检查了个遍,花出去了一万多。
小蕾虽然有点心疼钱,但更气愤公公的态度。他说,做检查就得多跑医院,这样才能确诊。
那语气,好像他家里有矿似的。
小蕾就呵呵了,在花他们钱这件事上,公公从不手软。
其实公公没啥大病,就是有点腰椎间盘突出,问题不大,保守治疗就好,不建议手术,第一没必要,第二风险比较大。但公公坚持手术,谁劝也不听。
小蕾和老公很头疼。
1、“巨婴”公公还是“作精”
对这位公公,小蕾从心里有点看不起,也有点抵触。
说起来,公公是“巨婴”。小的时候,公公的父母去世得早,他在奶奶的照应下长大。后来老奶奶去世了,他的几个姐妹就成了他依赖(要钱)的目标。每次没钱了,就伸手跟姐妹们要,一点也不羞愧,反而很理所应当的样子。
公公三十几岁就不工作了,他人生的前半段,靠父母靠奶奶靠姐妹,后半段靠儿子。
小蕾老公十几岁就去了部队,去年才复原。
儿子能挣钱后,公公就提出每月必须给他生活费,他养大了儿子,现在儿子该孝敬他了。
于是这些年,小蕾老公每月都给他爸生活费,即使他爸正年富力壮。而且,他要钱的理由还挺多,从衣食住行到村里的婚丧嫁娶,变着花样要钱。
不给他钱或者给少了、给晚了会怎样呢?公公会变着法地作,比如,天天打电话给儿子,骂儿子不孝顺,不管他。或者向他几个姐妹哭诉,逼着她们给儿子施加压力。
或者他能直接杀到儿子单位,上门去闹。
小蕾老公虽然也烦,但多年来被公公道德绑架惯了,从没想过要抵抗,或者不理父亲。
公公还特别小题大作,有个头疼脑热地就让儿子儿媳回去看他,也不管他们方便不方便。
有一年小蕾的儿子不满一岁,公公说他发烧了,起不了床,让他们赶紧回来,医院看看。
还有一年,趁儿子休假的时候,公公坐几个小时的火车,提着一小桶他的尿液,来到儿子所在城市,让小蕾老公医院检查。
医院,医生说只是喝水少,尿液才发黄,多喝水就行了。
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小蕾和老公烦不胜烦。
他们对公公有求必应,公公就满意了吗?并不。
小蕾能感觉出,公公对她,对孩子们是有敌意的。
他曾经当着小蕾的面说,儿子是他亲生的,和他是一家人,儿媳妇和孙子孙女都是外人,他才不管。
小蕾听了自然生气。
结婚后,小蕾和老公两地分居,由于没人带孩子,小蕾只能辞职自己带。公公就骂她不上班,光花她儿子的钱,靠他儿子养。还骂小蕾花钱多,败家。
有一年,公公发火了,吃饭时指着小蕾儿子骂,“孙子,我是你爷爷,你个混账玩意儿。”理由是孩子不喊他。
要知道,那时候孩子还不到两岁,说话都不利索,再者跟他没见过几次面,在孩子眼里,他跟陌生人没两样,不喊爷爷情有可原。
2、算计儿子的转业费为哪般?
公公提出手术后,小蕾和老公以及所有亲人都劝他再想想。
钱的事先放一边,最主要的是,公公的病,根本用不着做手术。小蕾老公带医院都是这样说的,保守治疗就好。
万一手术不顺利瘫痪了,谁来照顾他呢?小蕾做为儿媳妇,肯定不方便。小蕾老公照顾父亲也不是不可以,但他的家庭怎么办?不工作,拿什么养活父亲和他,以及孩子们呢?
跟公公商量不通,小蕾和老公就提出,手术既然不是这一两天非做不可,能不能缓一缓呢?他们最近钱也紧张。
公公听到这话,又生气了,说儿子不管他,怕花钱。
小蕾老公解释再三,公公也不听,最后他说了,我不管你们有钱没钱,没钱就去给我借钱,我必须得手术,反正过两个月你们会收到转业费。
小蕾和老公这才意识到,原来他是打上转业费的主意了。
公公说,他已经给部队打过电话了,说家里有困难,能不能早点发钱。
公公还说,过几个月他们就要换房子,钱到时候也就花出去了,他也做不了手术了,必须现在做。
小蕾咬牙想这是亲爸爸吗,太会算计了。
公公总说,他把儿子养大,儿子给他花钱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儿子的转业费他花不上,那他有病了需要做手术,儿子把钱拿出来有什么错。
然后,公公又开始数落儿子和小蕾,骂他们太败家,存不下钱。骂大宝上那么贵的幼儿园(其实每月一千多,是本地普通的幼儿园),找个四五百的上就得了,还上兴趣班,有什么用,不过是糟钱罢了。又骂二宝已经一岁半了还在吃奶粉,将来总要嫁出去,赔钱玩意儿。
小蕾气得说不出话来,上前要跟公公理论一番,老公拦下了。
3、父亲作,儿子烦,亲人之间怎么相处才合适?
小蕾跟老公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觉得不能这样任由公公胡来了。
这次的手术,明摆着不需要做,不光是钱的事,万一手术不顺利,后果很严重。
她也跟老公反思了下,这些年他们对公公有求必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小家庭。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公公没有界限感,索求惯了,其二,他们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一次次满足公公,才会让他得寸进尺。
不过,老公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决定再顺着父亲一次,他说这是最后一次。
小蕾有点心灰意冷,她给老公下了最后通牒,说但愿这是最后一次,不然日子没法过了。
听了小蕾的故事,我很感慨,小蕾的公公明显是从小被惯坏了,自私自利。
不过他们反思的没错,正是因为他们的无原则无底线,公公才会肆无忌惮。
其实,亲人之间相处也要有原则,只是很多子女不好意思拒绝父母,没有底线,才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在这点上,我很佩服情感作家晚情。
晚情曾在文章中分享过,有一年她的新家装修好了,邀请娘家人来做客。席间一位亲戚羡慕地说晚情家房子真大,有好几个卧室。这时晚情妈妈得意地说,你们随便来玩,晚上就住在她家,反正她家房间多。
这时,晚情先生的脸一下子就变了,晚情淡定地说,她家离宾馆很近,走几分钟就到了,她和先生没有留人住宿的习惯。
晚情后来跟妈妈讲,在她家,必然是她和先生做主,任何人想越过他们做主,是绝对不行的。
晚情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说到做到。渐渐地,亲戚们知道她有原则,就不敢来挑战她的底线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晚情说,幸福的人,心肠都有一点硬,对自己狠得下心,对亲人懂得说不。
若小蕾老公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底线,事情就不会发展成现在的样子了。
结语: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吗?并不。
子女应该无条件满足父母吗?也不是。
有的父母自私自利,并不考虑子女的生活,只会提要求,不满足他就认为子女不孝。
有的子女觉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满足父母的需求,否则就过不了道德这一关。
只是,并不是所有需求都是合理的,并不是每个需求都要被满足。
跟父母相处也要有原则,守住自己的底线,否则,父母很容易成为第二个苏大强,而子女的生活也会陷入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