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坑指南》
第二篇
指南一:腰突的你还在看骨科吗?
从这篇开始至后面的文章,我们会逐一归纳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系列指南,指出您需要规避哪些坑,以更好的得到复健。
在讲这篇之前,我们不得不为大家普及下您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康复医学是什么?骨科和康复的关系是什么?为何你找不到好的康复方式?”等等。
一、什么是康复?
康复医学是世界四大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之一,康复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康复手段,使得他们及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最终回归到生活和工作。
康复的领域包括肌肉骨关节康复、心肺康复、神经康复、失能失智康复等很多种康复。
在世界康复医学发展进程中,“二战”时期是重要的促进阶段,美国和苏联的康复医学发展也在此出现了分水岭。
而在我国,康复的发展和现状令人一言难尽,我们希望国内康复尽快而又踏实的发展起来,为更多人解决病痛,但现实很骨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康复理念就已经引入国内,而真正的受到重视并促进发展的,竟是年那场大地震。
据官方数据,汶川地震共造成约6.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近2万人失踪。仅骨折伤员就有6.8万人,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因地震导致的脊髓损伤以及挤压综合征等患者。
而我国的康复在当时还处于刚刚建立的阶段,不仅官方对康复医学的重视不够,医疗机构康复基础的设置和康复人才也特别短缺(根据目前的形势推衍,我国康复人才需要70万,但现有康复师只有5万),这直接导致汶川地震都过去5个月了,康复治疗才开始介入,而决定患者是否减少轻伤残程度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就在于早期康复的介入时间和程度。
因而,那场令人悲恸的大地震后,有无数的患者被救活了,但数以万计的幸存者成为永久性的伤残人士,需要长期的康复医疗服务,永远留在了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边缘。
从那时起,国内康复的春天才到来了:康复的评定及一些治疗方法才纳入医保,并且全国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初步建立,才得到官方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何要讲这么多关于康复的起源和发展?敏锐的读者应该能察觉到,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大部分治疗时期并不再是临床医学的领域了,而属于康复医学。求医问药之路就如同在多个岔口选择道路,只有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到达目的地。
1、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通过药物、医疗器械、手术等治疗手段,让患者能够生存下来。而康复医学则是以生活为目的,通过康复治疗手段让患者受损的功能能够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更好地回归社会。
因此,临床医学与康复医学是相辅相成的,临床医学在病患治疗期介入,康复医学在病患恢复期介入,它们最终都是消除病患,让患者逐步向常人过渡。
治病保命只是基础医疗,真正的现代康复科却远不仅如此,内科的糖尿病、冠心病,外科的烧伤、感染,前列腺炎,妇产科的盆腔炎、产后尿失禁,肿瘤手术及放化疗并发症,耳鼻喉各种急慢性炎症等都在康复医学的范畴之内。
2、骨科和康复医学的关系
(只讨论腰突)
在国内,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腰突的症状后,医院的骨科(一线的患者可能选择脊柱外科)。患者在骨科通过医生临床诊断和影像资料诊断,确诊为腰突后,可进行保守和手术治疗。
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治疗,由于腰突是一种病程较长、康复较慢的疾病,那么做为临床医学的骨科,一定是需要康复医学在后期大量的介入。这就是骨科和康复的关系。
但我国目前的现状又是什么?为何导致大量的腰突患者反复发病,最终由于持续慢痛、肌肉神经的功能障碍,无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且引发了抑郁、焦虑、绝望等心理问题。
3、国内康复现状(只讨论腰突)
1)腰突不严重、休息加运动
很多腰突患者的症状并无到达手术指征时,医生建议保守治疗,国内一般主流治疗方式是药物、输液消水肿、按摩、针灸、艾灸等(后三种方式骨科医生也并不常给出,更多是理疗科的治疗方式)。并且医生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多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但很少有可量化的标准及可行性步骤,如何休息?如何运动?运动在何时介入?
实际上,腰突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几个椎间盘突出了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涵盖脊柱力学、肌肉病理、功能训练、运动处方、生活工作方式追溯、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因素。
而在腰突急性期的半个月至一个月内,卧床休息对缓解病情有多少有利因素?并无数据支持,并且这种仅半个月左右的久卧也会引发肌肉的废退机制,所以大部分患者在卧床休息的同时还要忍受巨痛,下肢的肌肉很快缩小、无力。
更重要的是腰突反复的发作,每次都比上一次更严重,我们的身体能经得起几次这样的复发?
2)腰突若严重、手术来伺候
由于腰突这类病人太多,稍微严重点的病人,都会被医生建议手术。但这些患者真的符合腰突的手术指征吗?虽然同一种腰突手术,有的患者有好转,但我们还要强调下对腰突手术的临床指征:
当所有的保守治疗(并不仅是针灸、艾灸、低频等治疗,而是康复医学中的物理治疗和运动治疗)都尝试并且失败了,才考虑手术。
当出现马尾神经受损,二便障碍等严重的神经症状时考虑手术,并不包括坐骨神经放射痛。
严重疼痛持续3周不缓解才考虑手术。
当有外伤时,才考虑手术。
3)术后怎么办、复发时再看
即使你满足了上述之一,选择了手术,那么当骨科医生放下手术刀后呢?你就把自己交给了时间?还是自行回家运动?
是的,术后康复谁给你做?医院有正规的康复医学介入吗?如果没有这些,术后的关节活动度、肌肉的物理特性恢复、从颈椎到骶骨的脊柱力线、以及你如何在腰突疾病下走路坐卧等,都没有医生帮助你,而你更不了解这些。
因此,手术只是腰突治疗的基石,而地基上的每层楼如何建、内部怎么装修就是康复,手术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4)三级康复医疗机构现状
上文讲了那么多,会有读者质疑:为什么我所在的城市没有这样的康复科?这就和年起,国内建立的三级康复医疗的现状有关了。
年,由于受到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上文已概述),医院以上必须设置康复科。政策非常好,但关键是缺人。
为了响应政策,医院的康复科早期建立,只好由理疗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为发展源头,一般由中医、骨科等科室的医生、护士初创团队,而后再派医生参加专业康复医学的培训。
但理疗、针灸推拿并不等同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需要前期的康复评定、中期的康复方案、以及后期的追踪反馈等。康复的治疗方法中,传统的治疗方法也并不是主要的。
医院的状况,在一般的城市,医院康复状况更为低下。这些现状导致了很多腰突患者无法找到真正的康复方法,在反复治疗的过程中丧失信任和信心。
咨询0
以上内容均为意也苑原创,转载请注明。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