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只要健身就是对身体好的。很多北京上海的白领白天工作一天,再加上路上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到晚上还去健身。还有的需要熬夜的工作者,两三点才开始休息,早晨起来又去健身了。其实像上述情况去健身就是戕害自己的性命。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企业家在连续加班忙碌做完一个项目之后疲惫不堪想休息,被朋友喊去打高尔夫,朋友的理论是运动是最好的休息结果倒在了球场上,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睡上一觉而不是运动。
现代人爱运动的很多,因为爱运动导致不健康的情况也很多。我们的病人就不乏其人,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直喜欢运动,运动伤到了腰椎颈椎的情况,有的是平时不运动,一旦患有腰椎颈椎病之后把运动提上了每天的日程中,希望通过增强运动恢复健康的。
《金匮要略》里说:“食伤、忧伤、劳伤、房室伤”皆致病。过度的劳累是要伤人致病甚至加重病情的。运动更需要适度,需要因人而异。不运动是不好的;运动过多也是不好的。这里的“多”,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媒体包围的时代,大量的一概而论的宣传,说运动好,拼命运动;说喝茶好,拼命喝茶;说喝水好,拼命喝水;说维生素好,饭可以不吃,维生素当饭吃。
我们原来是一个“道”的文化。何为“道”?比如“中医”两个字里面就藏着“道”的玄机。“中医”的“中”字,不是“中国”的“中”,古时候没有“中国”这个概念,是“中道”的“中”。这是“医道”的精髓,就是凡事要合乎“中道”。
运动更是求中道,要合理的运动,不能多也不能少,少了不好,多了也要伤人,居“中”最好,凡事适度为宜。普通人每次建议最长不超过45分钟,45分钟是人体一个活动的周期,学校课程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这也是根据人体活动的周期设计的,上课时间超过45分钟人体就会感觉疲劳,同样运动时间超过这个周期人体为了支持身体的消耗就要动用自身的元气。
这就是说,运动量一定要和身体的状况相匹配,尤其对于有腰椎颈椎病的病人挑担子要挑自己挑得动的,不然就会伤筋动骨,超过身体所能负荷的运动量就会伤气血伤元气了。运动完后,如果有很疲乏的感觉,有恶心想吐,不想吃饭的感觉,就已经是损伤了。运动完后觉得微汗出,舒畅,精神更好了,这说明是适度的。运动并不是汗出的越多越好,汗是人体的元气与能量,一般来讲,运动以微汗出为宜,这时人体里外通畅,排毒的作用也达到了,并且不会伤害气血。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颈椎病的人来说,四十五分钟的运动量都是偏多的。一般来说,对于腰椎颈椎病的人二十到三十分钟的轻微运动是最适量的,不会损伤气血。
冬天的运动则只能以身上发热为宜,最好不要出汗,因为冬天主闭藏,人体气机顺应天地为内敛状态,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冬天出汗是十分忌讳的,因为这并不符合人体规律。
相关文章链接
腰颈椎病与运动的思考
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觉腿疼严重,反而觉得腰痛不明显?
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该怎么办?
腰颈椎病患者是否能运动?(一)
腰颈椎病患者是否能运动?(二)
中药为什么能治疗腰椎(颈椎)间盘突出?
中医中药世家专注病理研究,不开刀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