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医药康养发展大会暨“中医武林大会”总体方案》,将于10月12日上午在凤凰山广场举办大型惠民义诊活动,由来自全国的20名专家开展十余项中医适宜技术。
时间:年10月12日上午
地点:红花岗区凤凰山广场
义诊项目及专家简介
义诊项目:岭南陈氏针法
义诊专家:陈秀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大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国家局“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操作安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砭石刮痧专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委等职。从事医教研工作26年,先后主持课题12项,专著35部,发表论文篇,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项。
“岭南陈氏针法”包含飞针法、分级补泻法和导气法,临证以“阴阳互济、通调和畅”为学术思想,治疗失眠、颈椎病等疾病疗效显著,是岭南中医针灸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是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陈秀华为代表性传承人。
义诊项目:林氏正骨推拿
义诊专家:范志勇
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林氏推拿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医药局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负责人,广东省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指导老师。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
擅长运用中医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膝骨关节炎、踝关节扭伤等疾患。在中医筋骨理论指导下,娴熟的运用林应强教授所创立,后经过吴山教授改良的以整体发力为原则,不同力量、速度、振幅作用于筋骨紊乱复合体的手法治疗技术,包括了关节运动的终末端将下沉力、爆发力、高速、低速、低振幅的组合运用的中医推拿技术,目的在于尽可能恢复人体筋骨失衡状态。其包括一系列手法,颈椎整复手法、胸椎整复手法、腰椎整复手法、骶髂关节整复手法、肩关节整复手法、膝关节整复手法、踝关节整复手法、腕关节整复手法。手法治疗颈椎病,颈性眩晕,颈源性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滑脱,踝关节扭伤等急慢性筋伤疾病。
义诊项目:平衡针灸应用平衡文化在临床中治疗
义诊专家:奎瑜
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香江疗养院医疗院长,MDT多学科会诊专家,全院平衡针专业组长;世界中联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委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治未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主要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30篇,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针法第五代传承人、峨嵋“畅气通络”手法传承人。
擅长:失眠障碍;颈肩腰腿痛;肥胖;体质辨识调养;各科难治性病症(产后骨盆修复、不明原因性不孕、青少年脊柱侧弯、隐匿性冠心病、肿瘤放化疗后并发症、甲亢性突眼、过敏性鼻炎);脊柱相关病症(长短腿、高低肩、富贵包、驼背)。实践证明平衡针灸的适应病症达余种,对以下各类病症确有良好效果:
(1)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原发性低血压、脑中风及其后遗症、脑供血不足、老年性痴呆、昏厥等。(2)神经精神疾病:癫痫、面瘫、慢性疲劳综合征、企业家综合征、癔症性瘫痪、癔症性昏厥等。(3)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肠神经官能症、习惯性便秘、急性腹泻、膈肌痉挛、胆石症、痔疮等。(4)内分泌、血液疾病:糖尿病、痛风、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等。(5)呼吸系统疾病:扁桃炎、感冒、咳嗽、哮喘等。(6)骨科疾病:颈椎病、腰肌劳损、腰问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等。(7)软组织疾病:肩周炎、软组织疼痛、急性腰扭伤、落枕、腕踝扭伤等。(8)皮肤病:急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牛皮癣、扁平疣、老年性瘙痒症、黄褐斑、面部痤疮、酒渣鼻、鸡眼等。(9)妇儿科病:异常官血、慢性盆腔炎、阴部瘙痒症、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人流综合症、人流镇痛、产后尿潴留、回乳等;新生儿窒息、流行性腮腺炎、小儿高热、小儿惊厥、鹅口疮、婴幼儿腹泻、厌食症、遗尿症等。(10)五官科疾病:急性结膜炎、泪囊炎、麦粒肿、急慢性鼻炎、下颌关节炎、牙痛等。(11)各种痛症:头痛、咽喉痛、胃脘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腹痛、肾绞痛、胆绞痛等。
义诊项目:热敏灸在临床中治疗项目--有感就灸
义诊专家:陈日新
热敏灸创始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现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医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热敏灸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热敏灸技术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热敏灸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始创新灸疗技术,发现人体在疾病或亚健康时,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对这些热敏穴位施以艾灸时,患者会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6种神奇的热敏现象。在继承《内经》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辨敏施灸的热敏灸新技术,建立了“敏消量足”的灸量标准,提出了“腧穴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等学说,构建了热敏灸理论体系,大幅提高了艾灸临床疗效。
围绕热敏灸这一核心技术,江西中医药大学培育了“医院”“热敏灸联盟”“灸学研究所”“灸疗推广国家基地”“热敏灸小镇”等五朵“金花”,分别成为热敏灸临床转化、技术协作共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孵化、大众普及的中心和品牌。
义诊项目:芒针疗法
义诊专家:阎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教授、主任医师;一代芒针大师——沈金山先生的亲传弟子,精通针灸,造旨颇深,主研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疑难杂症,亳针刺成功探讨“风府穴”生津液功能,运用芒针刺“天突穴”成功突破脑中风延髓麻痹难治症。6年受天津中医药大学医院工作十年余,完成医疗、教学、著书,为一带一路传播宏扬中医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国内发表论文20余篇,合编著作3部,国内获奖科研5项,其中《临证配穴》中泰文本在泰国已发行两版。
芒针疗法治疗:1.中医脑病(中风病、眩晕);2.痛证(头痛、胃脘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3.痿证、吞咽障碍、颈腰椎病、小儿夜尿及各种疑难杂症。
义诊项目:芒针治疗
义诊专家:窦海云
研究生期间跟随阎莉教授学习芒针疗法、针灸和芒针的临床应用,针灸技术日趋成熟;临床中大力推进芒针疗法的开展,并得到患者的高度认可。国内发表论文6篇。
义诊项目:浮针疗法
义诊专家:孙健
浮针Ⅳ段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人才(第一批),医院芳村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医院符仲华浮针医学名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浮针传承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符仲华浮针医学(深圳)传承研究室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浮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浮针临床主治:1.疼痛疾病: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膝关节炎等;2.运动损伤:腕踝扭伤,腰肌劳损,网球肘,跑步膝,腱鞘炎,跟腱炎,足跟痛等;3.脊柱调整:脊柱侧弯、高低肩、长短脚、骨盆不正等;4.疑难病证:顽固性面瘫,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压力性漏尿等;5.内妇科杂症:眩晕,慢性咳嗽,慢性胃肠疾病,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等。
义诊项目:骨关节及运动损伤康复
义诊专家:张志杰
博士导师、副教授,医院(医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物理治疗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5项省及厅课题,参编论著3部。
主要擅长:骨关节及运动损伤康复。研究方向:肌肉韧带运动损伤生物力学研究,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冲击波在肌肉韧带修复中的应用等。
义诊项目:平衡脊柱疗法
义诊专家:郭云鹏
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五科主任;民革党员,双研究生学历(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五科主任。河南省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学会常务委员,年、年、年CCTV栏目《健康之路》特邀请嘉宾。
系统继承洛阳平乐正骨学术思想,擅长运用”平衡脊柱疗法”、传统洛阳手法正骨正脊技术、小针刀、中医药等保守非手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骶髂关节炎等脊柱及四肢骨关节相关疑难疾病。
义诊项目:针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中风及其后遗症
义诊专家:张春红
现任深圳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学科带头人(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医院针灸部副部长、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天津市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针刺手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常务理事。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中青年名中医,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及武连仲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师从导师石学敏院士20余年,致力于针灸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传承院士、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将中医整体观、方药、针灸、心身医学、康复医学相结合应用于临床,以调神为治疗大法,形成个人诊治风格及专长。
擅长领域:针药治疗脑血管疾病中风及其后遗症、面瘫、痴呆、痛症、颈腰椎疾病、老年性疾病、郁证、心身疾病及疲劳综合证等疾病。
义诊项目:糖尿病足,眼底病变中医外治疗法
义诊专家:王瑞华
医院(庞国明团队)主管护师,医院内分泌一护士长,开封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全民健促会糖尿病防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科研立项3项,发表论文3篇。
1、铜砭刮痧法:铜砭刮痧是指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以特制的铜砭为工具,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拭、摩擦,使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祛邪排毒的效果。适应症: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落枕、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中暑、感冒、糖尿病引起的失眠、糖尿病足等。
2、糖尿病足中药沐足:中药沐足是借用中药热力及药理作用熏洗患处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目的。适用范围:强身健体、风湿免疫疾病、瘀血阻络性疾患、消渴痹症(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凉麻刺痛、水肿、瘙痒等症状。
义诊项目:穴压豆疗法
义诊专家:孙扶
医院(庞国明团队)内分泌专业研究生,擅长中医西治疗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及其他内科杂病。
耳穴压豆疗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耳穴压豆疗法在临床治疗的疾病很广,不仅用于治疗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2.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具有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的功效。3、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糖尿病失眠、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头部点穴法
是以按法、点法、推法、叩击法等手法作用于头部经络腧穴,可以改善头晕、头痛、失眠、高血压等相关症状和疾病,对于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痛症,如头痛、肩颈痛、及失眠等症状。
义诊项目:肿瘤绿色治疗中药穴位贴敷、中药膏摩疗法
义诊专家:卫月
北医院肿瘤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负责人,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研究及恶性肿瘤的中医外治疗法。遵循导师胡凯文提出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擅长运用穴位贴敷、中药膏摩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改善肿瘤患者常见的发热、疼痛、失眠、化疗相关骨髓抑制、胸腹水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瘫、肠梗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临床上形成一定心得和经验。通过对患者体质调理,有效缓解肿瘤的进展及防治肿瘤复发;
肿瘤绿色治疗中药穴位贴敷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医的整体观、经络学说,应用腧穴独特的生理功能及双向调节作用,将中药药物敷贴于特定穴位,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一种中医适宜技术。穴位贴敷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病种:癌性疼痛、术后胃瘫、功能性肠梗阻等。
中药膏摩疗法:也是中医传统外治技术中的一种,是指用特制药膏涂在人体适当的穴位,然后点揉、按摩上述穴位,通过药物渗透使拘紧之筋脉柔润,闭阻之筋脉畅通。中药膏摩疗法将药物外用与手法按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的目的。中药膏摩作为一种将药物外用与手法治疗有机融合的外治方法,具有安全痛苦小、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中药膏摩在肿瘤治疗中的优势病种:脾胃功能紊乱:如胃瘫、功能性肠梗阻、恶心呕吐、纳差等;卫月北医院肿瘤科中医综合治疗室负责人,主要从事恶性肿瘤的病因病机研究及恶性肿瘤的中医外治疗法。遵循导师胡凯文提出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擅长运用穴位贴敷、中药膏摩等中医外治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改善肿瘤患者常见的发热、疼痛、失眠、化疗相关骨髓抑制、胸腹水及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瘫、肠梗阻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临床上形成一定心得和经验。通过对患者体质调理,有效缓解肿瘤的进展及防治肿瘤复发。
义诊项目: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和药物竹罐技术
义诊专家:张小菊
主管护师,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青年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委员、发表核心论文2篇,学术论文3篇,论著1篇。
“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技术,是指用虎符铜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肤上刮痧,以调动阳气、扶正祛邪,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中风、糖尿病、湿疹、妇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扭伤、乳腺病等各种疾病。
药物竹罐技术:药物竹罐技术,是以竹罐或木罐为工具,药液煎煮后,利用高热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从而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适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系统疾病
义诊项目:中药穴位贴敷和火龙灸治疗妇科痛经
义诊专家:金央
医院妇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硕士学位,中华护理学会社区护理青年委员,首届浙江省中医护理骨干,首届浙江省中医药“杏林工程”中医护理优秀人才培养对象;
从事中医妇科护理工作14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中医基础理论扎实,适宜技术掌握熟练;擅长妇科常见疾病如先兆流产、妊娠恶阻、痛经、不孕症等疾病的护理,对痛经的护理有独特的适宜技术,如穴位贴敷,火龙灸等。
义诊项目:蜜针治疗凤湿病
义诊专家:方芳
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基础导师;先后拜师于广东省名中医陈全新教授、国家“计划”首席科学家许能贵教授、中医大师李可弟子齐玉茹教授、浮针发明人符仲华教授学习中医及针灸技术。能熟练的运用陈氏飞针、腹针、浮针等各项中医疗法解决临床常见病及复杂病。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擅长: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失眠、痛症、胃肠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义诊项目:“韦氏眼科”针灸治疗眼部疾病
义诊专家:夏燕婷
博士,主治医师。师从于韦氏中医眼科第四代学术继承人韦企平教授。现于北医院眼科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年。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眼科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
“韦氏眼科”是我国近现代最富盛名的中医眼科世家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流派建设单位之一,视神经疾病尤其是视神经萎缩(中医称青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其学术特长。针灸治疗眼病历史悠久,是中医眼科重要的外治法之一,亦是韦氏眼科治疗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眼所以能明视万物,辨别颜色,全赖气血脏腑的滋养,而眼与脏腑这一生理上的密切关系是靠经络为之贯通并不断运输精津气血来实现的。一旦经脉失调,就会引起眼病的发生。因此,针灸通过疏经通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治疗眼病疗效确切视神经疾病属中医“目系”范畴,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及足三阳经的本经或支脉,或别出之正经均和目系相连,针刺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这些经脉,故目系为病,常应首选或配合应用针刺疗法。
韦企平教授在总结前辈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其外祖父韦文贵、母亲韦玉英治疗青盲病常用的睛明、承泣、上明、丝竹空、太冲、风池等穴位,总结提炼出近眼三针联合眼周透穴,进而发展为“韦氏三联九针”这一完整的针灸处方,即一联近眼三针:睛明、承泣、上明,取2~3穴;二联眼周透三针(或称眶缘透三针):丝竹空透太阳、阳白透鱼腰、四白透下睛明,此外,丝竹空亦可透鱼腰,阳白亦可透攒竹,四白亦可透球后或瞳子髎,或仅透二针四穴,临床可灵活使用;三联全身辨证取穴,根据整体辨证选取风池、神庭、上星、头维、目窗、翳明、合谷、神门、养老、内关、外关、足三里、光明、太冲、行间、三阴交、地五会等,任取3~5穴。用于治疗视神经疾病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
擅长视神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以及针灸治疗眼病;针灸通过辨病辨证可治疗包括干眼症,视疲劳,复视,眼睑痉挛,眼肌麻痹,有效缓解老花眼,小儿近视,弱视,视神经萎缩等等多种眼科疾病。
义诊项目:小儿推拿
义诊专家:陈晨
硕士,主治医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运用推拿、针刺、艾灸等外治方法治疗小儿疾病及颈椎病、骨盆倾斜、妇科疾病。师从世中联小儿推拿专委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立新教授,在推拿治疗小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小儿眼病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以小儿消化不良、厌食、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近视、弱视等方面为擅长。
手法推拿按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鼻炎咳嗽哮喘感冒腺样体肥大。脾胃系统疾病:厌食症积食便秘消化不良。泌尿系统疾病:遗尿。其它:小儿发育迟缓,过敏体质或偏颇体质,近视,盗汗。
义诊项目:肾病适宜技术现场操作与应用
义诊专家:徐佳美
医院肾病科病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主持杭州市科技局课题一项。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教材》、《专科护士实践系列丛书》教材肾病章节的编写工作;兼任中国中医药肾病防治联盟中医特色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委员。
穴位艾灸:应用于缓解肾虚腰酸、夜尿频多、泡沫增多等症状;艾灸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抵抗力等目的。对因感冒诱发使病情加重甚至疾病复发的肾病患者尤为适宜。
耳穴贴压:通过穴位刺激,有助于改善睡眠,降低肾性高血压的作用。
芒硝外敷:改善肾病下肢高度水肿症状。
穴位贴敷:适用于小便不利、夜寐不安、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症状。
义诊项目:外傅中药草本膏剂治疗颈肩腰腿酸胀疼痛和外用鼻炎药膏
义诊专家:朱珏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门诊部小儿推拿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委员会委员。“小儿推拿一带一路行”特聘专家《现代肿瘤学与疼痛病护理》主编。发明了三种针灸推拿医疗用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脏调理的传承人,师承于田常英教授,张汉臣派小儿推拿第三代传承人。英国伦敦中医学院特聘教授,英国中医肿瘤学会常务理事,欧洲中医肿瘤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小儿推拿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草本外用药膏由杜衡、当归、川穹、延胡索、白芷、玫瑰花、透骨草、伸筋草、三七等二十多种中药在传统腊灸的基础上制作而成。通过中药药熨方法及热灼和熨烫刺激,在人体特定部位达到祛湿驱寒定痛等功效(作用)。经过8年的临床研究运用其能起到缓解腰背、四肢关节的酸胀疼痛的效果。外用鼻炎药膏清热解毒,宣肺通窍。用于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