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日常就诊工作中,常有患者因腰痛来就诊,一见医生就问:“医生,我经常腰痛,到底是腰肌劳损,还是腰椎间盘突出,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教您如何正确区分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
事实上,在大部分腰痛患者中,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患者虽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资料,但其疼痛并非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还有很多其它原因,比如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失稳等等。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发病原因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其发病原因多见于椎间盘退变、损伤(外伤、过度负重、长期震动)、不良体位的影响、妊娠、遗传因素、发育异常(脊柱畸形、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重体力劳动者急性腰扭伤,若没有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会引起腰肌劳损。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在剧烈的运动中引起腰部肌肉的长久损伤。长时间坐位学习,或是办公时的坐姿不良,也会形成慢性腰部肌肉劳损。
二疼痛部位及性质不同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腰肌劳损:表现为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腰部疼痛程度时强时弱,开始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剧。疼痛随天气变化,受凉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通常只有腰痛,无明显下肢疼痛,疼痛多位于腰部两侧。
三压痛区域不同腰椎间盘突出: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及椎间隙,即背部中间。压痛时,可出现沿神经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
腰背肌劳损: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多在骶棘肌处,髂骨嵴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部两边的肌肉。
四治疗方式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腰椎CT、MRI确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急性发作,具有明显马尾神经症状者,或病情加重,出现肌力减弱,神经支配区域持续麻木,有明确神经损害的体征者,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腰肌劳损:患者在进行推拿按摩、康复理疗的同时,需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增强腰肌力量,减少腰肌损伤。以及恢复和提高腰部肌肉和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防止肌肉张力失调。通过锻炼使腰部肌肉、韧带、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状态,肌力及韧带弹性良好者,一般发生劳损机会少。
简易版小飞燕
五点支撑法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周剑
骨伤九科主治医师
在脊柱与脊髓损伤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能熟练处理各类脊柱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治疗,有较为深刻的体会与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