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五疗科(疼痛科)
25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腰部疼痛,以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并双下肢冰凉感,医院就诊治疗,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经针灸、推拿、热敷、拔罐、刺络放血、艾灸、小针刀、牵引及各种物理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后当时有效果,过后仍然腰腿痛、腿和脚麻木及冰凉,这次亲戚的推荐医院康复五疗科(疼痛科)住院治疗。
住院后,在其曼主任的带领下,与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结合腰椎CT检查,明确诊断,经科室内部进行病例讨论后,制定了治疗方案。在传统的蒙医和中医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突出物靶点射频消融术+椎间盘内低温等离子减压+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损毁术”。患者术后6-7小时,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腿和脚麻木及冰凉感逐渐消失。
(患者感谢信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表现很多种,而最典型的症状是腰痛,同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疼痛多数由腰骶部、臀部向下肢后外侧、足背部放射,在做弯腰、咳嗽等动作时加重,严重者还会导致下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类似腰腿痛的患者,在我们康复五疗科(疼痛科)传统的蒙医、中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微创介入治疗,疗效显著。
(患者感谢信二)康复五疗科(疼痛科)其曼主任表示:目前腰椎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椎间盘微创治疗之一,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的疼痛。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即射频针穿刺到突出椎间盘之突出物内加温,产生60-90℃的高热温度,使突出物发生蛋白凝固、突出物内压降低而回缩,同时修复纤维环,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并且不影响椎间盘内髓核的正常作用。热凝效应还有利于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窦锥神经痛觉感受器的灭活和水肿的消除。
利用射频技术进行腰交感神经调节、毁损治疗,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不仅增加腰部动静脉的血流量,使神经根缺血得到改善,并且其支配的下肢血管扩张,侧支循环建立,使下肢整体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从而治疗因腰部及下肢缺血而引起的疾病。低温等离子盘内髓核减压术,通过对髓核组织进行消融、汽化,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图为主管医生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
(CT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进行中)
(射频穿刺针盘内到位图)
(射频穿刺针靶点到位图)
(射频穿刺针到达腰交感神经节部位图)
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传统保守疗法与开放手术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与开放手术相比最大优点在于:
1)维持了脊柱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了常规外科手术加速脊柱退行性变及椎体不稳等可能;
2)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微创性。该术式操作简便,而且CT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穿刺,提高了精确度,可重复进行,即使失败后亦可再行开放式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避免开放式手术出血、椎旁组织瘢痕形成、神经损伤、腰椎不稳等并发症。
3)整个治疗只用局麻药、不用镇痛药,对人体生理扰乱小、无副作用,使治疗更绿色化、更人性化,对高龄患者更安全。
4)用于疼痛治疗的射频仪器专门设置有神经刺激功能,可发现和准确定位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用射频电流阻断或改变神经传导,亦可达到解除疼痛的目的。治疗过程中温度、时间、范围的可控性强。射频用的穿刺针较细,直径0.71mm,穿刺造成的损伤小,可以直接穿过硬膜囊而不损伤马尾神经,且穿刺通道损伤小、无渗出,术中、术后无疼痛,也极少引起脑脊液的渗漏。
温馨提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及日常起居
1、 早晨睡醒后突然坐起常会伤了腰部。睡醒后应先床被上将腿屈起做左右倒的体操,然后再用胳膊支撑上身起床。
2、 在厕所里,从坐位站起身时,应用手支在墙壁上站起。尤其是从蹲着身子的位置站立起来时很容易扭伤腰部。
3、 早晨身体的各部肌肉还没完全变暖时,突然的动作会引发腰痛,所以应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采取慎重的动作。如洗脸时将一只脚放在矮台上,穿鞋时不要半蹲,应坐下穿等。
4、 走路时腹部用力,等公共汽车时,不要双腿并齐,将一侧脚搭在低矮的台上或石头上会感觉轻松得多。
5、 上楼梯时,慢慢地侧着身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要比直着上楼腰部受力小。
6、工作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坐在椅子上,时而进行腰腿部及脚底穴位的按摩,或做一下体操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要注意久坐会对腰产生不利,引发腰痛。
7、 睡觉时,或者弯曲髋关节横向侧卧,或者在腿下面垫上垫子屈腿仰卧。枕头要用稍硬一些偏低的,如脖下有空隙,可用卷起的毛巾塞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