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于20~50岁中青年人群。

1-1脊柱解剖图

1-2腰椎间盘突出截面示意图

L4、5,L5S1椎间盘是腰椎负荷和活动的主要承担部位,故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该部位。

1-3脊柱示意图

LDH临床表现

症状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下肢痛沿神经根分布区放射。疼痛与活动有关,腹压增大时疼痛加重,多半有下肢麻木、无力,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体征疼痛明显者常有跛行,可出现姿势性侧弯,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可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有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1-4腰神经根病的神经定位

(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病人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的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腘窝不适,本症病人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放射痛消失,再被动背屈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放射痛,称为加强实验阳性。)

1-5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实验示意图

LDH影像学检查

X线片:一般摄腰椎正、侧位,若怀疑脊椎不稳可加照屈、伸动力位片和双斜位片。LDH病人腰椎平片可完全正常,很多病人也存在阳性发现。正位片上可见腰椎侧弯,侧位片上可见生理前突减少或消失,椎间隙狭窄。平片还可见纤维环钙化、骨质增生、关节突肥大、硬化等退化表现。也有助于排除结核、肿瘤等骨病。

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大小及方向、骨性椎管形态,了解椎间小关节及黄韧带的情况。

MRI:可全面地观察各椎间盘退变情况,也可以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并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

LDH鉴别诊断

1-6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

LDH诊断要点

症状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体征下肢感觉、肌力及反射异常。

影像学检查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相应神经根受压。

LDH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应症: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痊愈。其适应证为:①初次发作,病程短的患者;②病程虽长,但症状及体征较轻的患者;③影像学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较小的患者;④由于全身性疾病或局部皮肤疾病,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①卧床休息,带腰围逐步下地活动,可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逐渐消失;②药物治疗,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活血化瘀中药;③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增大及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髓核部分回纳;④物理治疗,具有消炎、镇痛、缓解痉挛、松解粘连、促进组织再生及兴奋神经肌肉的作用;⑤封闭疗法,常用痛点封闭、椎间孔神经根封闭、关节突关节封闭、硬膜外腔封闭;⑥推拿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相对关系,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⑦针灸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症:①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经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②疼痛剧烈,患者因疼痛难以行动,甚至无法入睡,被迫处于屈膝屈髋侧卧位,甚至胸膝跪位,CT或MRI显示有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游离;③出现肌肉瘫痪、马尾神经损害者。

手术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传统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近年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得到了推广;在合并椎管狭窄等适应证的患者,需同时进行腰椎融合手术,在此,不详述手术方法及过程。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补充,谢谢阅读!

文中解剖图片来源《奈特简明骨科学彩色图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chx.com/lctx/1312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