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越来越多地困扰着年轻人。据专家介绍,医院看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比以前增加了许多,20~30岁的青壮年,约占患者人数的8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专家介绍了六种自查方法:
1.在急性扭伤后,是否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
2.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
3.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疼痛症状能否缓解。
4.仰卧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压痛。
5.仰卧位,然后坐起,观察自己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6.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对这六种自我检查方法,一般如有一项符合都应视为有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腰椎间盘纤维出现退行性的变化,导致血管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脊神经引起疼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瘫痪。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和保健,如果保养得当,能够缓解疼痛,也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遵循“三要”和“三不要”。
三要:
1、避免床铺太软,硬板床能够减少椎间盘需要承受的压力,缓解缓解的疼痛,也能够减轻突出的症状。患者在睡眠时最好采取侧卧位,屈膝的姿势会是身体更加舒适,也有利于血液的循环。
2、注意腰部保暖,不要使身体或是腰部受寒。避免吃太多生冷的食物,也不要长时间在空调的环境下,如果无法避免,就要注意对腰部进行保暖,并且可以进行腰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缓解疼痛症状。
3、可适当的利用护腰带。如果腰部疼痛难受,可以在日间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缓解疼痛之余,还有利于腰椎的恢复。
“三不要”:
1、不要长期弯腰
如某些工作需要长期弯腰用力的,如木工刨木、农民锄地等,在这些工作中,腰椎间盘承受压力较一般站立时增大一倍以上,如从井中弯腰提水时,腰部压力可增高5倍。因此,长期弯腰工作的腰背痛发病率高,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亦高。
2、不要使用爆发力
腰椎间盘组织处在两个腰椎之间,承受着腰椎的压力和运动。如果突然承受超负荷爆发力,就容易使椎间盘损伤。因此,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就要做到我们在进行用力之前,应先活动一下腰部,缓慢用力。比如搬抬重物,先做好准备姿势,不要突然用力。
3、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外伤
外伤,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患腰椎间盘突出者,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要禁止任何球类运动和单侧运动。剧烈运动同样会使腰椎间盘突出者破裂的纤维环伤口撕裂,加重突出。特别是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急性期,神经由于髓核的压迫刺激出现水肿和无菌性炎症,剧烈运动会加剧突出物对神经的摩擦刺激,不利于神经水肿和炎症的消退。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禁止剧烈运动。
济南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