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概述: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及骨量低下的骨质疏松患者,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的结果。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日臻成熟,无论采用PVP或者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有恢复椎体的即刻强度和有效镇痛的作用。
通过早期对术后患者在用药、心理、运动、饮食等方面的全面指导,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并能在出院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坚持适量运动,适当劳动,均衡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显著减少腰背痛残留,改善腰部活动,避免因为骨质疏松所致的再次骨折。
1用药指导
椎体骨折的基础原因是骨质疏松,因此骨折后积极采用规范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用药包括基础药物及抗骨质疏松药物,基础药物中钙剂和维生素D可与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甲状旁腺激素类及中成药等,原则上不推荐同时联合应用同一作用机制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注意事项:1.骨质疏松性骨折后,早期钙和维生素D用药剂量可酌情增加;钙剂应注重元素钙含量,推荐补充元素钙mg/d;普通维生素D补充剂量推荐为IU/d。2.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前,已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应重新评估骨质疏松状况,不建议盲目停药。3.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前,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应在骨折处理后,患者全身情况稳定时,尽早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住院期间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并能在出院后继续保持,规范服药,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运动指导
术后由于疼痛的消失,患者的活动量可逐步增加。术后当天,继续卧床休息,手术切口处适当压迫止血,床上进行下肢肌力及关节活动训练。术后第2天起,根据骨折节段及程度,佩戴腰围或支具,旁人保护下可起床,注意起床顺序:先从床上坐起片刻,再床边坐立,无头晕等不适,再搀扶行走,进行短时间站立行走。卧床期间可进行挺腰等简单腰背肌训练。术后1周起,可进行小燕飞或五点支撑法加强腰背肌训练,并逐步增加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月内,避免负重劳作及弯腰剧烈活动。
术后康复期间需重视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腰背肌是保证骨折后脊柱稳定性重建的主要因素,腰背肌力量差,伤后易残留腰背痛,并易发生椎体不稳和滑脱。锻炼方法有仰卧法及俯卧位两种方法。
仰卧位锻炼法:五点支撑法,用头、双肘及双足作为支撑点,使背部、腰臀部向上抬起悬空。
俯卧锻炼法:小燕飞,第一步,俯卧于床上,两上肢向背后伸,抬头挺胸,使头胸及两上肢离开床面;第二步,两腿伸直向上,离开床面,可交替进行抬起,然后同时后伸抬高;第三步,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起,两上肢后伸,使腹部着床,身体呈弓形,又名飞燕点水法。注意此法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者慎用。
锻炼方法的选择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出院后继续加强腰背肌的锻炼。除上述锻炼方法外,还可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可增加日光的照射,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和钙磷的吸收。
3心理疏导
椎体骨折后患者由于疼痛,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影响了家庭生活,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术后由于疼痛的消失,部分患者急于出院,急于担起家务劳动。所以需和患者沟通,骨质疏松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该在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加强配合,做好自我防护,适当劳作,降低再发骨折的危险,并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支持,使患者安心在家养病,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阻止骨质疏松发展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4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果酸成分丰富的食物,合理营养,均衡饮食,以增加体质。
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为富含钙磷和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鱼、虾、海产品、豆类及水果奶类。每日坚持多饮水,多饮奶类制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时间太长所致腰肌疲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饮咖啡浓茶等,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
5出院指导
术后恢复期不宜久坐久站,腰部不能负重,远途乘车最好取侧卧法,避免弯腰动作。不宜过早体力劳动,一年内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便秘以免增加腹压,正确下蹲提起重物,防止再骨折。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定期检查骨密度,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的安全保护意识。
END
科室简介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中国医院骨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其中,脊柱微创外科、创伤骨科病房(第六骨科)位于沈北院区,是以微创治疗理念为指导、以先进医疗技术为核心、以个性化诊疗方案为特色的全新骨科病房。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仁爱守信、技精图强”的院训,热诚为您提供卓越精湛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护理服务。病房目前有医生7人,护士21人,其中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人,住院医师4人,是规培医生、进修医生的培训基地,能够全方位保障患者的诊疗需求。近年来在科主任柳达教授的带领下,科室以脊柱微创手术作为核心技术,并已成功开展上千余例脊柱微创手术。脊柱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胸椎疾患、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康复快、价格低、满意度高等诸多优势,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信赖。在创伤、关节、运动医学等骨科亚专业方面,以微创手术为特色,治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医院的骨科人将在沈北院区这片辽阔沃土自信起航,助力实现三个院区(南湖、滑翔、沈北)一体化战略,用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医术,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住院部 地铁:沈阳市地铁2号线蒲河路站C口公交:、、路医院沈北分院站下车联系--邮政编码:专家介绍
柳达
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创伤骨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脊柱微创外科、创伤骨科主任,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微创与智能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经皮脊柱内镜学组常委;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社区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基础与创新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内镜学组委员、脊柱侧凸研究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融合学组常务委员、脊柱内镜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颈椎机能重建与康复学组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实用骨科杂志》编委。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2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共发表SCI论文14篇,申请国家级专利7项。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擅长用微创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颈椎病、脊柱创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脊柱畸形、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曾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学习访问。获“沈阳市技术能手”称号。
柳达主任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门诊地点:中国医院南湖院区门诊四楼外科专家门诊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