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慎重看待腰椎间盘突出的自发重吸收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越来越多,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且很多患者是青壮年(靠体力活谋生),正值家中顶梁柱的年纪。

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医生都会建议暂时避免从事负重劳累的工作,可是怎么养家糊口呢?周围人又不理解,感觉自己在装病,不愿意去干活挣钱?同时,这类患者迫于生计或无奈,惧怕手术,第一手术费用高,第二手术有做“瘫”的风险,即使手术成功了,也有复发的可能,第三很多人认为手术后,也不敢再从事体力活了,怕再犯。

往往这类患者,喜欢诉诸于各种保守治疗,各种偏方,各种“大仙”,一系列治疗下来,钱花了不说,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好时坏。也有的患者诉诸于突出的椎间盘自发重吸收,寻找各种可以重吸收的神药神法,等着“椎间盘”的吸收,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既往临床上,我们确实常发现,很多影像学表现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患者,却无明显腰腿痛,或仅有轻微症状,而有些患者,腰突很轻微,但腰腿痛症状很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医生,我就有点腰痛”

既往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与机械性压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髓核突出后与体内血液循环接触后,会诱发系列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人体把突出的髓核当成异物),髓核的突出诱发的免疫反应可引起系列的腰突症状和体征(坏的一面),但也可以促使突出髓核的自发性吸收(好的一面),因此,理论上,腰椎间盘突出,特别是脱出型(髓核游离于椎管内),有自我吸收的可能性。

临床实际上,也确实出现过各种腰椎间盘突出自发重吸收的病例报道。

最经典病例:患者为29岁女性患者,因“右小腿疼痛、感觉异常”就诊,大小便正常。起始腰椎磁共振提示腰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神经根压迫严重(左图)。她选择保守治疗,5个月后,复查腰椎磁共振惊奇的发现突出的椎间盘被吸收了,且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国内学者报道的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56岁女性,因“腰部疼痛向双下肢放射2月”就诊。查体: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下肢感觉、运动、反射正常,马鞍区感觉正常。MRI示腰4/5椎间盘中央巨大突出,椎管占位约3/4(图A,B)。诊断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患者入院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治疗。患者拒绝手术,自行在家行热敷、牵引、按摩治疗,腰腿痛逐渐减轻,仅遗留右侧臀部疼痛不适。2年后,门诊复查MRI显示腰4/5突出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突出髓核90%以上消失(图C,D)。

也有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发性重吸收的病例进行过总结报道。最早,医院姜宏教授团队对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进行了系统性总结,他们认为后纵韧带破裂后突出物能接触到硬膜外血液循环,更容易发生重吸收现象;突出物体积越大(突出率>50%),越容易发生重吸收现象;突出物位移程度越高、髓核游离越远,越容易出现重吸收现象。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后的前6个月是重吸收发生的活跃期,其时间跨度可以是2-12个月甚至更久。

但也有学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发性重吸收保持慎重态度,虽然以往传统认为的需积极考虑手术治疗的巨大型、破裂型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其重吸收的几率大,存在因重吸收而致症状缓解的可能,因此,对于初发上述类型椎间盘突出,如患者症状不重,或者症状可耐受,且有充足休养时间,可尝试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症状加重或马尾神经综合征,则需积极考虑手术,不能延误。同时,他们也认为腰椎间盘重吸收最短可在2个月内发生,作为手术依据的影像资料距离手术时间不宜超过这个期限。

但是,既往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的文献,多为病例报道(虽然有顶级的医学期刊报道,如NEJM),从证据等级角度来说,是低级别证据,相对参考可信度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比天气预报明天会不会下雨?中央电视台预报的可信度相对高些,但县级天气预防的可信度就低些了,而文献中报道的腰椎间盘突出自发性重吸收的文章证据等级属于县级天气预报水平)。

中央气象台预报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发生率是很低的,也就是大部分腰突是不会发生重吸收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所有赌注都压在小概率的“重吸收”上。

临床上,除了严重或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急诊手术治疗,其余的腰突患者,医生都会建议进行严格的保守治疗3个月,如果保守治疗三个月无效,才会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的自然病史是趋于好转的,有研究发现,无手术干预情况下,大约87%的患者3个月内疼痛减轻。但是,很多腰突患者忍受不了保守治疗的缓慢恢复,没有充足的休养时间,急于求成,常要求国内医生快速、彻底解决腰突症状,因此,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指出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医生和患者共同决策。

最后,小结下,腰椎间盘突出有发生自发性重吸收的可能,但概率很低,文献报道证据等级低,需慎重看待。对于初发的巨大型、破裂型或游离型椎间盘突出,如患者症状不重,或者症状可耐受,且有充足休养时间,可尝试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神经症状加重或马尾神经综合征,则需积极考虑手术,不能延误。

来源:医恩脊柱健康管理中心

原创作者:李永超,Spine脊柱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chx.com/bzzs/146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