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后不可就饮茶,恐解火气;
及食,恐滞经气,须少停一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平心定气,凡百俱要宽解。
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
惟食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鲜鱼鸡羊,虽能发火,止可施于初灸,十数日之内,不可加于半月之后。
今人多不知恬养,虽灸何益?故因灸而反致害者,此也。徒责灸艾不效,何耶!
灸后气血宣通,必须避风寒,节饮食,慎起居,戒恼怒,平心静气以养正祛邪。古人善用瘢痕灸,灸后对病人的精血津液多少会有些影响,故重视灸后调养;现在人们喜欢用温和灸法,灸后一般没有不适的感觉,不需要特别调养。
个别体质虚弱患者,灸后可能出现低热、口干、疲劳等不适的感觉,这时也不用停灸,继续施灸,这些症状即可消失。如这些不适感觉较重,且出现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可以饮用加味增液汤(中药店可配)即可消除。
灸后饮食至于艾灸后的饮食调养,清代的《养生三要》中有记载:“灼艾后,惟节饮食三字为首务,不可饕餮厚味,致伤胃气。今之人一经灼艾,便以食不胜人为忧。其始也胃气未伤,犹能勉力啖嚼,数日后胃气被伤,即胀满不能食,不泻则吐,不吐则疟与痢,所从出矣。且自不思自贻伊戚,而犹咎施艾者之无功,良可笑也。”
这里讲的就是艾灸之后要节制饮食,不能过食肥厚油腻之物,不要因担心饮食不足补充不了营养而大吃大喝,从而导致胃气损伤,产生腹胀腹泻的症状。
灸后健身很多慢性病患者在艾灸治疗过程中,一般会在艾灸两个月左右的阶段,出现类似瓶颈期,感觉好像没有什么效果。那么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跟上锻炼,因为这个时期是阳气的升发期,但是单纯使用艾灸是不能达到阳气升发的作用,人体内的阳气和阴邪还存在着较量,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体育锻炼来配合,就像给艾灸又加了一把火,病邪自然容易就范。这个时期要多到户外运动或散步,还要保持心情愉悦,要每天至少保持30分钟的锻炼,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灸后起居艾灸后可能会对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人会失眠,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所以不必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还是看精力是否充足。
如果只是保健灸,通过艾灸温阳补气,强壮身体,是可以过性生活的,但要适度;如果是有病在身,为了疗疾而使用艾灸,最好禁止性生活,因为治疗疾病需要足够的元气;如果想怀孕,最好灸后24~48小时候后在同房,这个时候,子宫和输卵管的环境更加适合精子的着床和存活生存。
灸后修身养性一心澄湛,万祸消除。
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宜过扰,既事不可留住,听其来去,应以自然,此养心之法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者气消,恐者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之害,皆气主之也。慎言语,节饮食,防其耗也。气之消息大矣哉。
庄子曰:人之大可畏者,不知所戒也。养生之要,首先寡欲。嗟乎!元气有限,情欲无穷。
《内经》曰:以酒为浆,以欲为常,醉以入房,以竭其精。此当戒也。然人之有欲,如木之有蠹,蠹甚则木折,欲炽则身亡。
《仙经》曰:无劳尔神,无摇尔精,无使尔思虑,营营可以长生,智者鉴之。
中医针灸课程简介
中医基础类经络穴位、腧穴总论、阴阳五行及藏象学说、解剖学、脏腑学、骨度分寸法、针灸临床学
诊断辩证类素问四诊、手诊、舌诊、面诊、脉诊、辩证取穴思路
特色针法类特效止痛针、浮针、脐针、小针刀、腹针、通元疗法、董氏奇穴、天地排气针、电针、靳三针、平衡针、头皮针、梅花针、穴位注射、火针、鬼门十三针、临床病案分析
康复理疗类拔罐、刮痧、刺血疗法、艾灸、温针灸,通体灸、热敏灸、督脉灸(铺药灸)、隔姜灸、隔盐灸
针灸美容减肥类针灸、皮肤针、针灸减肥、埋线减肥、中医美容(黑眼圈、黄褐斑祛皱、祛痘、提升苹果肌)
病症调理治疗类所讲病症:中风、面瘫、高血压、男科、阳痿、早泄、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乳腺增生、宫寒、月经不调、痛经、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腱鞘炎、麦粒肿、踝关节扭伤等....
脾胃虚寒、假性近视、失眠多梦、胃痛(急慢性)风湿骨痛、头痛
便秘、痤疮、腹泻、腰痛、感冒、发烧、牙痛、咽喉肿痛、通经活络、慢性疾病、神经类疾病、小儿常见病、老年常见病、内分泌类疾病等...
广州杏林职业培训学校
学员从在校零基础学习到临床实践,再到自己开店创业全过程!
学期时长:为15天一期、免费复训、包教到会、学完颁发中医针灸师结业证书!
开课时间:每月15、30号
招生老师:百合老师--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