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纪,不少人都会出现腰痛或腿痛的毛病。据统计,腰痛发病率在轻体力劳动者中占53%;重体力劳动者中占64%,腰痛患者中有35%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引起腿痛?
看到下面腰椎间盘与下肢的关系后,我们就会明白,当腰椎间盘向后突出时可压迫后方支配下肢的神经,就会出现症状腰痛和腿痛的症状。
此图为只剩骨骼与神经的人体解剖后面观(黄色线为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有哪些?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人在20岁开始就会出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急性损伤:包括:1.急性腰扭伤、腰椎压缩性骨折等;
2.运动中的突然性损伤,常发生在体力劳动或某项竞技活动中;
3.姿势不正确所致的损伤,常发生于日常工作和劳动中;
4.意外事故引起的损伤,此损伤具有突然性,如下楼、行走、跑步时跌倒。
慢性损伤:包括:1.慢性累积性损伤;2.急性损伤后遗症。
肌肉牵拉等。
出现以下症状,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可以出现在劳动、激烈运动、扭挫伤等明显的外伤之后,也可以没有明显的诱因,而有较长时间的腰痛病史。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亦有痉挛性剧痛。当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排便、行走、坐姿疼痛会加重。平卧休息时疼痛减轻。
下肢放射痛:腿痛一般出现在腰痛一段时间后,也有的与腰痛同时出现。表现为疼痛自腰骶部起,向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剧烈,呈刀割样、烧灼样或点击样痛,严重者不能平卧、不能直腰。
无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90%)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表现为腰痛。个别患者并没有腰痛,表现为
1)患病即腿痛,而始终无明显腰痛;
2)既往有较长时间腰痛病史,发展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腰痛消失;
3)开始为明显的腰痛,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腿痛严重后腰反而不痛。
肢体麻木: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纤维和触觉纤维受刺激引起。
间歇性跛行:是指行走一段时间后出现跛行,且随着行走距离增加跛行加重,直至必须停留或蹲坐休息而减轻。
肌肉麻痹: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弱。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严重的患者。
马尾神经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无力小便频繁,女性可表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痿症状。
腰部侧弯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说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很大,医院进一步诊治。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推拿、针灸、理疗等,疼痛科医师可根据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类型给予合理的锻炼方法及有效的理疗。内调肝肾,修复软骨。
微创治疗:
一部分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神经阻滞治疗后仍有症状,可考虑微创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髓核化学溶解疗法、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成形术等。
微创治疗与开放手术相比,其最大优点在于:不开刀,不剥离腰部肌肉韧带,不破坏腰椎骨质结构,安全、无痛苦,恢复快。
诊断明确,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虽不严重但久治无效且影响工作和生活;病情较重患者应行开放性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