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一旦“腰痛”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不然。腰椎是由脊柱骨骼、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和周围的肌肉、韧带共同构成的。它们任何一个结构都会成为产生疼痛的原因。所以,腰痛并非提示着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是坐骨神经痛,也就是疼痛从臀部沿大腿外侧一直放射到小腿或足部,这样的症状才能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换言之,也许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始时会有腰痛,但很快症状就会集中到“腿上”。因此,腿痛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表现。
疼痛是“福”疼痛:“雷声大,雨点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疼痛。疼痛是神经根的一种炎性反应,虽然有时疼痛非常剧烈,但其实在病理损害上却处于比较轻微的状态。疼痛减轻≠病情好转
反之,如果椎间盘突出持续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神经根的功能障碍,此时疼痛可能减轻,但伴随会出现下肢麻、木,甚至无力的表现。这时病人疼痛的主观症状减轻了,有些病人以为病情好转了,岂不知肢体麻木和无力是神经受损的征象——是疾病进展的表现。
医生提示疼痛虽然很疼,但更要当心疼痛减轻,如果巨大的椎间盘突出占据椎管压迫马尾神经,会导致会阴区的麻木,小便费力和大便失禁,以及下肢的无力。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严重的情况,往往需要急诊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治疗:
长时间的卧床会导致腰背部肌肉的萎缩,不利于腰椎的稳定性。建议病人卧床不超过2-3天。之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日常生活,只是适当增加一天中的卧床时间而已。但要避免增加椎间盘压力的活动,如负重和弯腰。
卧床要选择舒适的床垫,不宜过硬或过软。可以适当做腰椎的拉伸活动,以减少因为疼痛、腰部活动减少而造成的肌肉痉挛和僵硬。还可以做增加腰背部肌肉力量的活动,以增加腰椎的稳定性。
超声、电刺激和按摩可以减轻腰痛症状。牵引,理论上能够通过减少椎间盘的压力、增加椎间孔的面积而缓解神经根的刺激症状,但实际效果并不可靠。
神经阻滞、椎管内注射治疗:将药物注射在病变部位附近,通过药物的扩散消除炎症、缓解疼痛。
微创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椎间孔镜微创术、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等微创手术治疗。
年世界疼痛日中国疼痛周
省一院疼痛科义诊通知
时间:年10月20日上午8:3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