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性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
哪些人容易“恋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1、20--40岁之间青壮年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易发人群,约占整个发病人群的80%。
2、男性多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男性体力活动较多,较频、腰部活动范围大。
3、一般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
4、劳动强度较大的产业工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人群。
5、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经常站立售货员、纺织工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易发人群。
6、居住环境长时间潮湿或寒冷,也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7、女性人群中,产前、产后及更年期为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期。
8、长期坐位工作者、职业汽车司机、长期处于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腰部固定性姿势工作或者长期弯腰工作者、腰肌瘦弱的女性等。
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加强对腰部的正确使用和保健护理,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和减缓腰部肌肉和椎间盘的劳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加重?
1、定时变换人体姿势
在长时间固定姿势或腰部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下工作,应注意定时变换人体姿势,定时进行伸腰活动、自我轻轻锤腰拍打,以缓解腰部肌肉紧张,防止腰部肌肉的慢性劳损。
2、正确桌椅高度和坐姿
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士,正确的桌椅高度和坐姿对腰部肌肉的保健作用十分重要,在工作中,一般建议桌椅的高度是,坐位时能达到屈髋屈膝90度左右及舒适,椅子要有靠背,靠背的弯度要与人体脊椎的生理弯度相吻合,或者靠背椅放一个弯度与人体脊椎的生理弯度相吻合垫枕,达到在长时间坐姿下腰肌能处于休息状态,降低腰背肌劳损,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3、正确弯腰姿势
弯腰搬重物、弯腰抱小孩、突然扭转腰以及在弯腰情况下强力后伸等动作都有可能损伤腰部的肌肉以及腰椎间盘。因此,如果搬抬重物时应当屈膝下蹲,身体向前靠,使重力分担在腿部肌肉上,减轻腰部的负担;同时,应当逐步加大用力,防止腰部的突然受力。
4、适度进行工间操锻炼
工间操锻炼是预防腰痛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腰部的适当运动,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增强腰部力量。在进行工间操锻炼之前,应先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腰部扭伤。但对于已经有腰痛症状的患者,应当减少工间操锻炼姿势的幅度、减少运动量,甚至停止进行工间操;或适当减少工作量,适当休息;症状较重者、疼痛症状发作频繁者,应当停止工作,绝对休息,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