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艾灸疗法附案例

艾灸取穴:腰部阿是穴、腰部夹脊穴、肾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承山

艾饼选择:建议水或木行艾饼

症状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本身发育上的缺陷,当受到外力时,腰椎纤维环破裂、内部的髓核突出,刺激并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导致腰部及下肢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疼痛的病症,也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部肌肉僵硬、强直,腰脊生理前凸改变(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后凸),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患者腰部向健侧或患侧弯曲。腰部及下肢坐骨神经处放射痛,可因咳嗽、喷嚏、腹肌用力腹腔内压增大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腰部活动、伸腿、弯腰等活动受限,重者行走困难,腰及腿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卧床后不能自如翻身。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腰部感受寒湿之邪、闪挫扭伤造成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腰部失于濡养而引起腰腿部疼痛的病症。

艾灸取穴方案

1.腰部阿是穴

缓解疼痛

在病变局部找到的痛点,即压痛点,或在增长肿块上取两个穴。(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视为阿是穴)

2.腰部夹脊穴

调节脏腑机能

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3.肾俞

滋阴补肾

肾俞穴位于背的中点,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4.秩边

降温升水

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5.环跳穴

缓解腰部疼痛

环跳穴位于臀部股骨大转子的上后方,左右各有一穴。

6.承扶穴

增强臀大肌细胞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的活性增加

承扶穴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7.委中

治疗腰背疼痛

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8.承山

缓解疲劳,祛除湿气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央,左右腿各有一穴。

辩证加灸

症状一:

寒湿侵袭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痛减,阴雨天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

加灸:外关

外关穴

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的中点向上2寸处(3横指宽),与内关穴相对,左右臂各有一穴。取穴时采用正坐或者仰卧拊掌的姿势。

症状二:

湿热蕴结型腰部冷痛重着,夏季暑湿之气重时疼痛加剧,身体沉重不利,小便短涩;舌苔黄腻,脉濡。

加灸:三阴交

三阴交穴

滋阴降火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

症状三:

瘀血阻滞型腰部多有闪挫受伤史。腰部刺痛拒按,日轻夜重,多有瘀斑;舌暗,脉涩。

加灸:血海

血海穴

化血为气,运化脾血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症状四:

气血亏虚型多见于病程长,久治不愈者。腰部隐痛,喜暖喜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苔白,脉细。

加灸:脾俞、胃俞

脾俞、胃俞

温阳培阳,益气补益

外散胃腑之热

脾腧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

胃俞穴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将两臂伸直紧贴身体,两肘尖连线与脊椎中线的交点就是第11胸椎,向下数一节,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就是胃俞穴。

以上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施灸,建议1天1次,每次2~3个穴位,每穴灸30~4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

“艾”心小贴士环

1.急性期要严格限制腰部活动,注意卧硬板床休息和腰部保暖。

2.缓解期适当活动腰部,注意活动的幅度不可过大,不可强力负重。弯腰搬物时要注意正确姿势,先屈膝屈髋,再搬重物,避免腰部损伤。

3.食疗方:黄龙海鲜汤。黄鳝克、大龙虾克。黄鳝用温水洗净,去内脏。与大龙虾共煮熟,少加生姜及盐。饮汤食黄鳝及龙虾,3天1次。尤适用于肾阳虚兼血瘀之腰椎间盘突出症。

施灸顺序

《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渐下,次后从头向右渐下,先上后下。”施灸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下部;先灸背腰部→后灸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穴位→后灸阴经穴位;施灸量先少→后逐步增加。如不按顺序施灸,先灸下部,后灸头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面烘热,口干咽燥等不适感。在施灸时还需结合病情,因病制宜,不可拘泥。

爱自己从艾灸开始

艾你艾我艾健康!

艾益生科技艾灸面向全国诚招微商和加盟商

联系

招商(总经理刘先生)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白癜风的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cdchx.com/lctx/176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