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三年四月三日,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偏远的长乐村,一个妇女无力地躺在床上,而在不远处,两个可爱的小女孩正在家里忙前忙后地做家务。
本就患有精神疾病、生了两个女儿后又离异的她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这是发生在16年前的真实故事。
这个离异妇女,本就生活困难,还要带着两个年幼又不能自食其力的女儿。
活着就好,已成为母女三人共同的信念。
为了面对生活,年仅9岁的林青青不得不充当“妈妈”的角色,照顾年仅4岁的、瘦骨伶仃的妹妹林葛旋。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吃喝都成问题,更别说是穿的了。
妹妹总是光着脚到处跑,连草鞋都“一双难求”。
邻村的张发通注意到这个让人疼的小女娃,在反复斟酌后,他下定了决心,要用最大的努力给这个家带来温暖。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有空就去帮忙,贴心地打理着一切,给她们母女三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他的出现后,孩子从吃不到饭,到吃饱饭;从没有衣物、只能面对寒风,从穿别人丢弃的衣服到新衣服加身;对孩子来说,幸福来得有一点突然。
在很长时间的相处后,母女三人全都认可了他,感激着他,接纳着他,认可了他。
终于,身为单身汉的张发通成为了两个孩子名副其实的继父,成为了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
他也始终坚持着初心,即使原本就贫困、种着庄稼、生活拮据的他一心支撑着这个家,倾尽所有供读林葛旋和林青青。
也许在旁人看来无法理解,毕竟他的妻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
这个艰难的家,仅仅靠他一人,无论怎样他都扛不过来的。
几年过去后,姐妹俩都已经长大了,和曾经小小的她们比起来,这就是场光阴似箭的“魔术”。
只是虽说是继父、却从小如亲生父亲一样和蔼的张发通,此时眼睛已透露出疲劳,皮肤也比之前更加的蜡黄、粗糙。
不知不觉中,岁月早已压弯了他年轻时候的腰。
在林青青初中毕业的当下,她心疼这个老实巴交又整日辛苦劳作的父亲。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日赚钱补贴家用,她放弃了更好的选择,决定去读技校,学点技术。
她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以后分担家里,让妹妹安心读书”抱着这样的心理。
从此,她将这个通过读书、早日成才的梦,寄托在了妹妹林葛旋身上。
在自己读技校的日子里,妹妹也在用功读书,那个曾经连鞋子都没有的人,在用书本改写着命运。
年,林葛旋不负众望,在高考中以夯实的基础拿到了高分,成功地进入了河南农业大学念书。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三江乡里,一个偏远又贫穷的长乐村诞生了一个河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惊为天人,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消息被传得越来越远。
这下,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身为农民的爸爸,一下子扬眉吐气,终于熬出头了。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生活的重担从没有压垮过他们。
而面对别人不知情的指指点点时,他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雨,多少辛酸。
姐妹两人从小时候就相依为命,如今总算熬了过来。
对别的家庭来说,这可能是吃着好肉加着美餐都要庆祝的事,对当下“贫瘠”的他们来说,只是彻夜的欣喜难眠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姐姐也没有白白牺牲,显然自己的愿望也终于达成了,看到妹妹有这样的成就,她不仅欣慰,甚至比她自己本人能上大学都还要开心。
此后,林葛旋踏上了大学的求学之路。
姐姐照顾着自己的家庭,她的妈妈爸爸则在家继续劳作,日子虽然清苦,但每一份耕耘和汗水却都是香甜的。
就这样,这个圆满的家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度过了平常但又闪耀着光的日子。
在学校的林葛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学习和考证一样不落下,她幻想着早点毕业,找一份好工作,让家里人以后不那么辛苦。
在学校,她刻苦学习、省吃俭用,只要是不该花的钱,她一分都不会乱花。
一天,她出现了眩晕乏力、感冒的症状,本以为只是小小的问题,就没放在心上。
在随着关节痛、感冒持续的症状下,整个人面目已不如前,脸颊透露着苍白。
随即,在室友的陪同下,医院。
回顾大学的这一两年里,她没少和家里人联系,每当爸爸问:“钱还够不够花?、能不能吃饱?、同学们对你好不好?...”
她的回答永远都是:“够花的,上次你给我的都还没有花完呢。”、“这里的饭菜都很好吃,而且还不贵”、“我在这里很好,你们不用担心。”
家人和她说过最多的话,永远都是:“你要照顾好自己,有啥记得给我们说啊”还有那句:“你什么时候回来。”
这一次,虽然身体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可对她来说,让家里人为她担心是她最不想看见的,也尽力避免给家里添麻烦。
况且离得远,说了只会让父母徒增精神上的负担。
也由于在检查中迟迟找不到病因,她只能一拖再拖。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随着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不由得紧张和害怕起来。在给姐姐讲了后,姐姐飞快地往这里赶。
在了解来龙去脉后,姐姐觉得可能得换个地方检查。
林葛旋虽然犹豫,毕竟又要花钱,而且没有经验,她也不知道得花多少,害怕浪费。
在姐姐的劝说下,两人终于出发了,医院看一看希望能够尽快地查到原因。
林葛旋听从医生的安排检查这个项目那个项目,林青青则在一旁有心无力,看着难受的妹妹,她也想为妹妹负担点什么。
由于从小操劳,两人站到一起,林青青竟像相差了妹妹几十岁一样,不过她早就不看重这些,不关心旁人的看法,只关心着妹妹的病情。
在医院漫长时间的等待中,终于出了结果,只是接过单子的那一刻,姐妹俩瞬间愣在了原地,她们不肯接受这个可怕的消息。
高危型的急性淋巴白血病犹如晴天霹雳般地打击着她们。
回想起小时候本来就过得不如意,走到今天各自都已用尽了全力,正当以为要熬出头的时候,命运把不公降临在了全家这个“新的支柱”上。
听闻消息的老父亲惊讶又无助地瘫坐在地,自己一直呵护着的小女儿怎么会得白血病呢?
原本就不间断发病的林妈妈在经过这件事的打击后,病情也变得更加严重了。
从前,她就需要长时间的喝药调理,加上生活的开支,家里的钱基本所剩无几。
张发通的母亲,也就是林葛旋的奶奶,这时候都已经85岁高龄了,在听到孙女得了重病后,她下定决心,不顾长途奔波,千辛万苦地来到了河南,这个崭新又陌生的地方。
看着病床上的林葛旋,本来就上了年纪、脆弱敏感的她只能既担心又没有办法地哭了起来,医院里,除了发愁,还剩发愁。
回想成绩出来的那时候,全家人还等待着林葛旋出人头地的一天,等待着未来减轻负担的日子。
而面对这个突如其来、沉重的消息,一家人只能拼命地想办法。
原本有一岁多女儿还在家的林青青,本该陪伴着女儿,毕竟这个年纪实在太小,谁给照顾都放心不下来。
因为妹妹病情的急迫,医院全心全力地照顾妹妹。
在医院附近租个简陋的出租屋,这就是她近期的住所,而对妹妹,她依旧义无反顾,吃苦也不怕。
贴心地照顾着,正如小时候那样。
后期,因为要接受化疗,林葛旋不得已剪掉了陪伴她多年的长发,剃成光头。
原本一时难以接受,面对那么多在操心着她的人,她嘴上虽然不说,心里还是会难过。
只是,她总以微笑面对众人,依旧不想引起大家的担心。
她坚信着医生的话,这个病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在医院里,她常常看到和自己一样的病友,因家庭贫困实在支付不起而放弃治疗,早早地出院。
她也知道,几十万对自己的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父母也早已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钱借遍了。
但家里人总是关心着她,决定就算是卖血也要给她医治。
看到苍老了的父亲,她也很自责,从小到大,她总是一直拖累他。
也因为新来的巨大压力,张发通不得不拼命干活,原本他的腰就很吃力,经常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剧痛。
但为了攒钱,他只能加把劲。
在别的工友都已经收工回家时,他还在原地拼命地砍着竹子。能多一分钱是一分钱,哪怕是只能用来买点吃的,他也要尽可能挣得多一点。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想法。
只是,凭借辛苦劳作的他每月也仅有三千的工资,这连给小女儿买一天的药都不够。
为了干活,也为了不让林母发病,他在专心工作时,还要随时把林母带在身边。
虽然林葛旋的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总体治愈率比较低,大概只有20%-40%之间,但还是能够看到希望的。
通过常规的诱导化疗法,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这是当下林葛旋需要面对的。
只有找到匹配的骨髓进行移植手术,这个病才能有一线生机。
在和姐姐的骨髓配型、成功达到移植条件后,家里人本该开心,至少有希望了。
但面临巨大的金额,他们愁得坐立不安。化疗加上骨髓移植手术和后续的治疗费需要将近50万元的费用。
思来想去,姐姐林青青实在毫无办法,只好向社会发出求助。
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会员王仕斌在得知了林葛旋的病情后,也了解到她的家里仅靠继父张发通长期种植砂糖橘作为支撑家庭的开支,而且该家庭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他不仅心痛这个家庭,还下定决心、伸出援手,扛下这个筹款的重任。
他经常在县里不停地奔走,给乡里人说明林葛旋的所有情况,希望能得到爱心人士的募捐。
他迫切地想要拯救这个懂事又热爱学习的大学生。
在几经核实后,金秀瑶族自治县各个爱心组织纷纷发出了募捐倡议书,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进来,哪怕是传播消息也行。
就这样,在王仕斌和众人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奉献出他们力所能及的爱心。
因为事情的传播力度比较大,又因为群众的热情、善意的举动,事情在短期内被很多不同镇上的人了解到。
随即,扑面而来的南宁金秀商会、瑶山爱心协会、柳州金秀联谊会、桂林联谊会、大桐木镇爱心志愿者等众多的爱心组织参与了进来。
七天过去了,他们总算募捐到了元,这对林家来说,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在此期间,有不少的感动故事,发生在这个女孩身上。
有一名75岁的老奶奶从外地来到这里旅游时,听说了这个事,立马掏出了两千块钱,她希望孩子能尽快筹够钱,尽快医治好病。
另有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在自己的退休金中,她抽出了四百块钱积极的捐了进来。
除了这些还有无数不留名的爱心人士,哪怕五元、十元、一百元,他们都在默默地付出着。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经过大家不辞辛劳的帮助,终于,这个家庭看到了希望。
年11月25日,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医院静养了一段时间,在不断的治疗中,她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
这下医院走出来,好好地团聚。
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在年的3月初,她的身上出现了一些疹子,医生说可能是有皮肤排异的情况。
在今后,她还需要药物的支持,还可能需要大家的帮助,但在他们这个有爱的家里,无论有什么困难,相信都一定能够跨越。
在这场爱心捐赠中,也是在中国这个有温度的社会里,我们总能随时感受到温暖,随时感受到温情。
-完-
文丨大欢
编辑丨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