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说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刀口至少也有一两寸长,没想到这次给我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刀口长度还不到1公分,技术是越来越先进了。”2月28日,医院住院部骨科三病区某病室,已经能下地行走的张女士说。
▲医院副院长、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脊柱微创外科学科带头人尹利强医生
来自沁水县龙港镇的张女士今年54岁,一年多前,左腿行走疼痛,曾前往省内外多家医疗机构求治,效果不是很好,并且越来越活动受限。2月23晚因左腿疼痛难忍被家人从70公里外的沁水送到医院(以下简称“市医院”)求治,经医学影像检查后确诊为“间椎盘突出伴狭窄”,医院骨科三病区接受治疗。
▲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微创外科团队
在做了手术前的相关医学检查后,2月26日下午,市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微创外科团队为张女士施行了“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哇塞!刀口仅7毫米。
▲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微创外科团队在高清屏幕显示下操作
市医院副院长、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脊柱微创外科学科带头人尹利强医生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困扰老百姓生活的常见脊柱疾病,多有短暂缓解后又频繁复发,并且每有加重。患者对住院手术心存顾忌,难以接受开刀手术带来的并发症,导致其就医过程艰难曲折,往往花费高、治疗效果差,轻者腰腿痛缠身,日常活动行走不利,重者跛行、失去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医院骨科三病区脊柱微创外科团队
尹利强医生介绍,采用“不开刀”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通过0.7cm小切口,依据内镜技术,在高清屏幕显示下操作,通过术前精确诊断、精准制定手术计划,显著提高手术效率、精确度和安全性。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术前设计个性化,最大程度保护软组织,避免大切口引起感染及瘢痕,保护脊柱稳定性,保留腰椎原有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的术后恢复及更早的返回工作岗位。
编辑:原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