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就像腹腔镜或者关节镜等“钥匙孔”手术一样,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用一个配备灯光的细管道,从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进入腰椎椎间孔,在安全三角区实施手术。镜下画面放大20倍,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椎间盘、镜下去除增生骨质、增厚的黄韧带等。与开刀手术比创伤极小:局部麻醉下手术,病人全程清醒,皮肤切口仅7mm,出血一般小于20ml。那么,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风险到底有多大?
保护神经是椎间盘疾病治疗的重中之重,有三重保护可以使医生避免损伤神经。
第一重保护:专科医生通过症状、体征、影像学及运动评估,详细明确诊断,找出责任椎间盘,术前设计出手术路径和穿刺角度,避开神经经过的区域,精细的手术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安全性。
第二重保护: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大体概括为两类:介入类和内镜类。介入类包括射频、等离子、切吸、臭氧等,内镜类包括后路镜和椎间孔镜。介入类是在X光机透视下操作,内镜类在摄像头直视下操作,由于椎间孔镜是在直视下放大20倍,可以直接清晰地辨认突出髓核、纤维环、硬膜囊和神经根,从而避免对神经的损伤。
第三重保护:椎间孔镜是在局部麻醉下操作,病人全程可以清醒地配合手术。一旦出现下肢的放射痛或者异常感觉,病人能及时将自己的感觉反馈给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可以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